空談不如行動
輕輕地翻開《史記》,歷史的年輪旋轉著重現于我的眼前,王侯將相的人生無比絢麗,吸引著人們的目光。然而紙上談兵的慘淡并沒有人去關注,宰予晝寢的故事也引不起別人的思考。
戰國時期,趙國大將趙奢曾以少勝多打敗入侵的秦軍,被趙惠文王提拔為少卿。他有一個兒子叫趙括,從小熟讀兵書,張口愛談軍事,別人往往說不過他。因此很驕傲,自以為天下無敵,然而趙奢卻很替他擔憂,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,并且說將來趙國不用他為將罷,如果用他為將,他一定會使趙軍遭受失敗。果然,公元前259年,秦軍又來犯,趙軍在長平堅持抗敵。那時趙奢已經去世,廉頗負責指揮全軍,他年紀雖高,打仗仍然很有辦法,使得秦軍無法取勝。秦國知道長久下去,于己不利,就施行了反間計,派人到趙國散布“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”的話,趙王上當受騙,派趙括替代了廉頗。趙括自認為很會打仗,死搬兵書上的兵文。到長平后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。結果,40多萬趙軍被殲滅,他自己也被秦軍射死。
那么從認識論的原理來看,實踐決定認識,認識對實踐具有能動的反作用,實踐是認識的來源,動力目的,實踐也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。兵法是經過實踐而來的,是一種認識,認識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。而且我們看問題要用發展的眼光,紙上談兵則用靜止的觀點看待問題,違背了發展觀,所以我們要想某件事情成為現實,不能只憑口頭言論,更重要的還是要加強實踐。
其實不僅是古代有這樣的事情,就現在來說,依舊有很多人只說不干,就說不干,也成為了現代惡臭年輕人的一種通病,總是在嘴上說著要好好學習,考好大學,但是卻依舊天天玩性不改,還有那些口口聲聲說努力賺錢的人,還是兩天打漁,三天曬網,這些人最后能得到的又能用什么呢?華羅庚說過:“樹老易容,人老易松,科學知道我們要戒之以空,戒之以松,我愿一輩子從實以終。其實何止是科學之道,做人之道更要如此。腳踏實地的做事,這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實干精神,因此能有大作為,取得大成就的人,往往都是實干家。
正如陸游所說: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”。所以對那些整天夸夸其談,無所事事的人,請你們多做一些實事,這樣的人生才會更有意義,不至于荒蕪一片。
上一篇:何佳佳《空談不如實踐》議論高中作文
下一篇:閆志芳《空談不如行動》原創高中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