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和”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做事準(zhǔn)則??鬃拥茏佑腥粽f:“禮之用,和為貴。先王之道斯為美,小大由之?!笨鬃右嗾f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?!?/p>
戰(zhàn)國時候,藺相如因外交有功被趙惠王拜為上上卿,居與大將廉頗之上。廉頗很是不服,覺得自己功勞卓越,并當(dāng)眾揚言要羞辱藺相如。藺相如知道后,并不愿意跟廉頗爭,于是就處處避讓廉頗。有次藺相如出門遠(yuǎn)遠(yuǎn)看到廉頗的車架,便急忙讓手下把車趕到小巷子里避讓。手下以為藺相如害怕廉頗,就很生氣。藺相如對他們解釋說;“秦國這樣強大,我都不怕,廉將軍又有什么可怕呢?所以我想,強橫的秦國今天之所以不敢對我們趙國輕易用兵,只是因為趙國有我和廉將軍兩人。如果我和廉將軍兩人不能和睦相處,互相攻擊,像老虎一樣相斗,結(jié)果必定有一虎受傷,秦國就會趁機侵略趙國。我所以對廉將軍避讓,是因為我把國家的安危放在前頭,不計較私人的怨恨?!笔窒潞苁芨袆?。后來,這番話傳到了廉頗那里,廉頗很是羞愧。于是脫掉上衣,在背上綁了一根荊杖,請人領(lǐng)到相如家請罪,并沉痛地說;“我是個粗陋淺薄之人,真想不到丞相對我如此寬容。”藺相如見廉頗態(tài)度真誠,便親自解下他背上的荊杖,請他坐下,兩人坦誠暢敘,從此誓同生死,成為至交。這就是古代將相和的故事,體現(xiàn)了“以和為貴”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。也體現(xiàn)了人與人之間的“和睦相處”。
國與國之間也講求一個“和”字。我國一向堅持“和平共處”的外交方針。1956年,周恩來總理在參加由亞非拉等非殖民國家舉辦萬隆會議。在會議期間,一些殖民國家妄圖破壞會議。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,力挽狂瀾提出“求同存異”的方針?!扒笸娈悺钡姆结樦赋觯骸皝喎抢瓏矣袌F結(jié)一致共同反對殖民主義的目標(biāo),謀求發(fā)展,而不是指意識形態(tài)的不同。”這一“和而不同”的方針得到了諸多國家的支持,推動了會議的圓滿結(jié)束。這是中華民族“和而不同”的理念作用在國際上充分體現(xiàn),是中國外交史上輝煌的一頁。
和,是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重要前提。我們要堅持以和為貴的理念,共同促進團結(jié)合作、民族融合、國家發(fā)展。共同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(fù)興。
上一篇:張嘉皓《和》議論高中作文
下一篇:胡靜《和》議論高中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