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待過年
擋不住的是滿腔的熱血,掩不住的是滿臉的愉悅,遮不住的是寒假 的豪情.懷者迫不及待的心情盼呀盼,終于等到寒假,終于等到過年.但是對于春節(jié),大家又了解多少呢?下面我就和大家談一談春節(jié)吧!
春節(jié)的來歷
春節(jié)和年的概念,最初來自農(nóng)業(yè),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“年”.在夏商時代產(chǎn)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,一年劃分為12個月,每天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,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,即一年的開始,也叫年,年的名稱是從周期開始的,到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,一直延續(xù)到今天.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“元旦”,直至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以后,南京政府為了順應農(nóng)時和便于統(tǒng)計,規(guī)定在民間使用夏歷,在政府機關、廠礦、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,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,農(nóng)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(jié).
春節(jié)的習俗之放爆竹
中國民間有“開門爆竹”一說.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,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,以噼里啪啦的爆竹聲辭舊迎新,這就產(chǎn)生了開門炮.閉門炮則是相反.隨著時間的推移,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,品種花色也越來越多.特別是2008年奧運會之后,“腳印”等一系列奧運爆竹也相繼上市,給新年帶來的喜慶的氣氛.
春節(jié)的習俗之倒貼福字
每逢新春佳節(jié),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、墻壁上、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“福”字.春節(jié)貼“福”字,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.民間為了更充分體現(xiàn)這種向往和祝愿,干脆將“福”字倒過來貼,表示“幸福已到”“福氣已到”.“福”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.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.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,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一個福字.馬皇后的旨意固然沒人敢違抗,于是家家都貼上了福字.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,竟然把“福”字貼倒了.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,發(fā)現(xiàn)家家都貼了“福”字,還有一家把“福”字貼倒了.皇帝聽了鼎報大怒,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.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,忙對朱元璋說:“那家人知道您今天來訪,故意把福字貼倒了,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?”皇帝一聽有道理,便下令放人,一場大禍終于消除了.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.一求吉利,二為紀念馬皇后.福倒就這樣流傳開來了.
春節(jié)的習俗之咬春
2月4日就是立春,立春日吃春餅稱為咬春.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,既為防病,又有迎接新春的意思.昔日,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“蘇盤”(又叫盒子菜).盒子鋪就是醬肉鋪,店家派人送菜到家.盒子里分格碼放大肚、松仁小肚、熏肘子、醬口條、醬鴨等,吃時需改成用刀切細絲,另配幾種家常炒菜(通常為肉絲炒韭芽、肉絲炒菠菜、醋蒸綠豆芽、攤雞蛋等).若有剛上市的“野雞脖韭菜”炒瘦肉絲,更是美味.
哎呀,光陰似箭,日月如梭.短短的20多天假期就快過完了,留下的沒有遺憾,只有美好的回憶.多么不舍得呀,但畢竟天行有常,由不得我們.算了吧,就讓2008留在我們的記憶中吧.以全新的心態(tài)投入到2009去吧!相信迎接我們的依舊是爽朗的天!!!
上一篇:《春游頤和園》繪景高中作文
下一篇:張菲雨《春色自從實干來》議論高中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