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清)黃景仁《百字令·渡江至京口》詠[江蘇]·鎮江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
(清)黃景仁
銅琶鐵板,問何人解唱,大江東去①。如此江山,才稱得一個寄奴家住②。花月茫茫,魚龍混混③,淘洗英雄處。金焦兩點④,為誰閱盡朝暮? 卻好南控金閶⑤,北連淮海,劃斷繁華路。我渡此江凡幾遍, 自對夕陽低訴。送客依依,笑人碌碌,多少閑鷗鷺。卸帆京口,聲聲萬歲樓鼓⑥。
【題解】此詞寫鎮江的形勝、興衰,有蒼涼悲壯之感。
【作者】
黃景仁(1749—1783),清代詩人。字漢鏞,一字仲則,號鹿菲子,武進(今屬江蘇)人。家貧,早年奔走四方以謀生計,曾入朱筠幕,后授縣丞,未補官而卒于客舍,年僅33歲,摯友洪亮吉為其料理后事。詩有名于當時,于后世也有影響,亦能詞,有《兩當軒全集》。
【注釋】
①“銅琶”三句用蘇軾詞典故。宋俞文豹《吹劍錄》云,蘇學士詞,須關西大漢,執鐵板,唱“大江東去”。此處借之寫長江浩蕩東去之勢。②寄奴:南朝宋武帝劉裕字德輿,小名寄奴。其先世為彭城人,后遷居京口。此句本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詞: “斜陽草樹,尋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”③魚龍:指人格品行不同的人。④金焦兩點:指長江中的金山和焦山。⑤金閶:指蘇州。閶門內舊有金閶亭,后用為蘇州的別稱。⑥萬歲樓:鎮江舊有萬歲樓,本晉刺史所恭所創,唐時猶存,王昌齡詩“江上巍巍萬歲樓,不知經歷幾千秋”即指此。萬歲樓早圮,故此處并非實指。
上一篇:(唐)戴叔倫《京口懷古》詠江蘇鎮江詩詞
下一篇:(清)徐永宣《潤州》詠江蘇鎮江詩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