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清)王士禛《文游臺歌》詠[江蘇]·文游臺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
(清)王士禛
玻璃江上謫仙人①,東來萬里辭峨眉。
熙寧元豐不得意②,翩然戲弄淮南春③。
龍圖學士忤權要④,祥符宰相余王孫⑤。
黃樓一賦軼屈宋, 無雙國士推髯秦⑥。
四公相逢向淮海, 酒酣耳熱氣益震。
珠湖三十六波澤, 高臺下瞰何嶙峋。
錦繡詩篇照天地, 與臺光景相鮮新⑦。
云煙過眼一飛鳥, 黃河屈注江東奔⑧。
人民城郭半遷改⑨,此臺屹立當湖濱。
惠州儋耳垂萬死⑩,后生望古傷吟魂。
何人請籍元祐黨,至今泚顙慚安民。
豈如斯臺好名字, 永絕狐鼠芟荊榛。
我來游眺歲幾度, 溪毛明信古所敦。
遠帆如鳥樹如薺, 湖光云霧相摩吞。
嚴冬沆瀣但一氣,大雪片片鋪龍鱗。
酬公一語公莫嗔, 作詩一笑君應聞。
文游臺在高郵城東北、泰山廟后東山上。因宋代蘇軾路過高郵,曾和孫覺、王鞏、秦觀等人在此飲酒論文而得名。臺原筑于北宋,經多少重建,現臺上樓殿均為清嘉慶十九年(1841)建。這首長篇歌行從文游臺的得名生發鋪寫,表現了對蘇軾等文人遭際的同情和對他們文采風流的贊賞。
【作者】
王士禛,清代詩人,生平見前北京《碧云寺》詩。
【注釋】
①玻璃江:即峨江,在四川眉山縣境。謫仙人:此指蘇軾。蘇軾才華杰出,后人把他與李白相比而稱為謫仙人。蘇軾家在四川眉山,故下句說“東來萬里辭峨眉”。②熙寧、元豐:宋神宗年號。熙寧時蘇軾由于不贊成王安石新法,出朝屢任外職,元豐二年(1079)又因“烏臺詩案”被捕入獄,次年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,元豐七年改貶汝州,故云“熙寧、元豐不得意”。③淮南:此指揚州一帶。④龍圖學士:指孫覺,字莘老,曾任龍圖閣學士。權要:指當時宰相王安石。⑤王孫:指王鞏,祥符年間宰相王旦之孫。⑥“黃樓”兩句寫秦觀。髯秦,指秦觀,以多須而得此稱。曾從蘇軾于徐州,作《黃樓賦》,軾以為有屈原、宋玉之才。⑦鮮新:不朽而長新。⑧“云煙”兩句說:時光轉眼數百年,如飛鳥過眼,黃河屈注,長江東流。⑨人民:百姓。城郭:城市。⑩惠州、儋耳:今屬廣東,皆蘇軾晚年貶謫之地。(11)請籍:請朝廷下詔定元祐黨人名單,以為罪人。(12)泚顙(ci sang):額上冒汗,表示羞愧。泚,出汗;顙,額頭。(13)芟(shan):除草。(14)溪毛:溪邊野菜。敦:尚。《左傳·隱公三年》:“茍有明信,澗溪沼沚之毛……可薦于鬼神,可羞于王公。”謂只要心誠,溪邊野菜也可祀神,此言自己對蘇軾等前賢仰慕之情。(15)沆瀣(hang xie):此指天地茫茫連成一片。(16)“酬公”兩句中“公”、“君”指蘇軾。嗔,怒。
上一篇:(宋)王安石《泊船瓜洲》詠江蘇瓜洲詩詞
下一篇:(宋)王安石《狼山觀?!吩伣K狼山詩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