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明)方尚祖《海州》詠[江蘇]·海州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
(明)方尚祖
東海名邦遺①,郯封分野列②。
潮音日吐吞, 蜃氣時明滅③。
立石界秦朐④,墮星雙嵽嵲⑤。
虎峰夕照微⑥,馬耳浮嵐渫⑦。
延眺九疑蒼⑧,郁洲遙望絕⑨。
【題解】此詩記述了海州的歷史沿革,并對這里的山海風光作了描述。
【作者】
方尚祖,明人,生平未詳。
【注釋】
①東海:海州漢時屬東海郡,隋大業三年(607)曾改作過東海郡治。唐復為海州,天寶元年(742)又稱為東海郡。②此句謂海州春秋時屬郯子國的境域。分野:是古代星測術的一種概念,認為地上各州郡邦國和天上一定的區域相對應。③蜃氣:指海上出現的幻景。④此句說秦始皇在朐界立石為秦東門事。⑤墮星:指古海州境內的大星山和小星山。樂史《太平寰宇記》“朐山縣”條下云:“故老相傳,商時有星墮于此。”大、小星山因此得名。嵽嵲(die nie):高山。杜甫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》: “凌晨過驪山,御榻在嵽嵲。”⑥虎山夕照:明代所謂“海州八景”之一。虎山,白虎山,在海州城新南門外。⑦此句寫的是明“海州八景”之一的“馬耳晴嵐”。馬耳,錦屏山最高峰,雙峰如削,形如馬耳,故名馬耳峰。嵐渫(lan die):山林霧氣在山上浮動,如連續的水波。⑧九疑:疑亦作嶷。九疑,即蒼梧山,在湖南寧遠縣南。海州東之云臺山,原在海中,古稱“郁洲”。傳說是從蒼梧飛來,故也稱“九疑”。⑨郁洲:云臺山古稱,見《山海經》。
上一篇:(宋)張耒《登海州城樓》詠江蘇海州詩詞
下一篇:(南朝梁)劉峻《登郁洲山望海詩》詠江蘇云臺山詩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