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 (明)高啟》詠江蘇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
江來從萬山中,山勢盡與江流東。
鐘山如龍獨西上②,欲破巨浪乘長風。
江山相雄不相讓③,形勢爭夸天下壯。
秦皇空此瘞黃金④,佳氣蔥蔥至今王⑤。
我懷郁塞何由開? 酒酣走上城南臺⑥。
坐覺塵茫萬古意,遠自荒煙落日之中來!
石頭城下濤聲怒⑦,武騎千群誰敢渡?
黃旗入洛竟何祥⑧? 鐵鎖橫江未為固⑨。
前三國,后六朝⑩,草生宮闕何蕭蕭!
英雄乘時務割據,幾度戰血流寒潮。
我今幸逢圣人起南國(11),禍亂初平事休息。
從今四海永為家(12),不用長江限南北。
①此詩首寫金陵形勝,繼之以懷古,最后表達了南北一統、永無戰亂的想法。筆力雄健,氣勢跌宕,是這首詩的主要特色。②鐘山:一名紫金山,在今江蘇南京市中山門外。上句謂沿江山勢,都是向東的,此句言獨有鐘山由東向西,似與江流相對抗。③相雄: 競相爭雄。④《丹陽記》云:“秦始皇埋金玉雜寶以厭(壓)天子氣,故曰金陵。”⑤《后漢書·光武帝紀論》:“后望氣者蘇伯阿為王莽使至南陽,遙望見舂陵部,唶曰:‘氣佳哉! 郁郁蔥蔥然!’”此句承上言,秦皇雖想用鎮壓之法破其地氣,而金陵之地,依然是王氣蔥蔥。⑥城南臺: 指雨花臺。⑦石頭城: 故址在今南京市清涼山。本楚金陵城,孫權重筑改名。⑧黃旗入洛: 三國時刁玄詐稱“黃旗紫蓋,見于東南,終有天下者,荊揚之君乎?”孫皓以為順天承命,乃引兵入洛以圖滅晉,遇挫而返。事見《三國志·吳志·孫皓傳》注引《江表傳》。⑨鐵鎖橫江:吳人為阻擋晉軍東下,以鎖鏈截江,晉軍大將以火炬燒斷鎖鏈,遂滅吳。⑩六朝: 吳、東晉、宋、齊、梁、陳,皆定都金陵,稱為六朝。(11)圣人: 指明太祖朱元璋,鐘離(今安徽鳳陽縣)人,從郭子興起兵于濠州,后建立明朝。(12)此化用劉禹錫《西塞山懷古》句:“從今四海為家日,故壘蕭蕭蘆荻秋。”
上一篇:《登云龍山·(宋)蘇軾》詠江蘇山水名勝詩詞
下一篇:《金陵懷古·(清)陳恭尹》詠江蘇山水名勝詩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