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清)莫魁士《黎母山》詠[海南]·黎母嶺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
(清)莫魁士
朱崖海盡天一角①,四州為肢黎為腹②。地靈之祖五指鐘,文身雕題開異族③。延袤二百有余里④,千頃參差萬木趾⑤。相傳神女自嵩生,屹立崔巍天姥比⑥。崔巍孤聳峭如壁,傲兀層巒俱匍匐⑦。琪花瑤草踞于巔⑧,云片煙光繞其側。君不見,大嵼降,小嵼降⑨,干羽既舞山荒闕⑩,全仰婺精奠南極⑾,不見山后生、山前熟。星無欃槍莽無伏⑿,和風甘雨占蔀屋⒀。何年毛髻變衣冠⒁,攜酒登臨集皮陸⒂。嗚呼!安得登臨盡皮陸,再把東坡題詩讀⒃。
【題解】
黎母山位于瓊中縣境內,舊名黎婺山。峽谷深幽,峰勢連綿。此詩描繪黎母山風光,表現了作者對該地區黎族人民早日接受中原文化的愿望。
【作者】
莫魁士,海南定安人,清康熙四十七年(1708)舉人。
【注釋】
①朱崖:即珠崖。②此句謂黎母山地處海南島腹地。四州,唐代以后于海南設四州:北有瓊州,東置萬州,西設儋州,南為崖州治。③此句寫黎族紋身繡面的習俗。④延袤:延伸。⑤趾:足,此指樹根。⑥“相傳”兩句謂“黎母”生于嵩山,和天姥山一樣雄偉。嵩山在河南省;天姥山在浙江嵊縣。崔巍,山勢高峻。⑦傲兀:昂首挺立。匍匐:謂群山均沒有它高峻。⑧琪花瑤草:傳說昆侖山上西王母的瑤池里有琪花瑤草,此指仙花仙草。⑨嵼:山曲貌。⑩干羽:古代舞者所執之舞具。文舞執羽,武舞執干。《尚書·大禹謨》:“帝乃誕敷文德,舞干羽于兩階。”后用以指文德教化,此指海南接受中原文化。(11)婺精:婺女星,也稱女宿,二十八宿之一,玄武七宿之第三宿,有星四顆。古代認為南方越地屬婺女分野。(12)欃槍:彗星。古人認為彗星出現,則有災難降臨。莽無伏:草木不搖落。伏,倒伏,零落。(13)嶻屋:茅草覆蓋之屋,泛指貧家幽暗簡陋之屋。(14)此句謂黎族人何年能變成知書識禮的文明人。毛髻,古代黎族人喜歡把頭發束起來打成髻。(15)皮陸:唐代詩人皮日休、陸龜蒙,二人同時,詩風相近,又經常在一起唱和,這里引申為志同道合的文人。(16)東坡題詩:蘇軾貶謫海南時曾作《題黎母山》詩:“黎母山頭白玉簪,古來人物盛江南。春蠶食葉人千萬,秋鶚凌云士十三。去日黃花香袖滿,歸時綠柳映袍藍。荒山留與諸君破,始信東坡不妄談。”
上一篇:(清)馮驥聲《五指山歌》詠海南五指山詩詞
下一篇:(明)方向《海南雜詠二首》詠海南海南島詩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