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清)馮驥聲《五指山歌》詠[海南]·五指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
(清)馮驥聲
奇峰不入中原界,走來窮邊方逞怪!是誰削成五指排參差,突立撐起三百六十名山外?初疑巨靈掌,徙自太華巔①,陶公黎母把臂連②;又疑釋迦佛,散花到南天,空中手現兜羅棉③。抑或龍伯釣鱉逢帝怒④,斷臂飛擲炎荒土?否則奇肱當日飛車馳⑤,身死南荒枯骨遺。造物有意恣嬉戲,化為奇峰狀赑屭⑥,留鎮黎峒戒群獠⑦,凌空當作攫拿勢!我不知自地去天高積幾億萬里程,此山若欲伸手為量試。我也不知自古迄今綿歷幾百萬歲年,此山若欲布指為算計。我若有言問山靈,山靈有知盍我應⑧?銀河有水盥幾次,閶闔有戶攀幾層⑨?可能擎盤挹金莖⑩?可能揮戈遏止踆烏行⑾?可能隨手引我登絕頂,長嘯一聲倏使天公驚?五指山,高無極,五嶺以南此巨擘!常抱凌云捧日心,自具拔地擎天力。手扶瓊島鴻蒙開⑿,擘使南夷群魔嚇⒀。方今蜃市吹腥風,鱷鱉跋浪逞豪雄⒁。極目滄海日見狂瀾倒,曷不奮汝只手障彼百川東?嗚呼!曷不奮汝只手障彼百川東,獨柱中流中?
【題解】
此詩極寫五指山之雄奇。作者生逢清末,國勢衰頹,詩中希望五指山能屏障江山,抗擊列強欺凌,也可為寄托心聲。
【作者】
馮驥聲(1841-1891),字少顏,海南瓊山人。曾創辦研經書院,以教書著述為業,有《抱經閣詩文集》。
【注釋】
①太華:太華山,在陜西華陰縣南,即西岳華山。②陶公:指陶山,在浙江瑞安縣西。陶宏景嘗居此。道書稱為第七福地。黎母:指黎母山,位于瓊中縣境內,舊名黎婺山,峽谷深幽,峰勢連綿。③兜羅棉:棉。梵語草木花絮之總稱。明曹昭《格古要論·古棉論》:“兜羅棉,出南番、西番、云南,莎羅樹子內綿織者,與剪絨相似,闊五六尺,多作被,亦可作衣服。”④抑或:疑問語,或是。龍伯:古代傳說中的巨人族,傳說能在海中釣巨鰲。唐張說《入?!吩姡骸褒埐缛祟?,一釣兩鰲連?!雹萜骐牛荷裨拏髡f中的國名,見《山海經·海外西經》,郭璞注說:“其人善為機巧,以取百禽,能作飛車,從風遠行?!雹挹P屭(bixi):傳說中的一種大龜,舊時石碑下的石座相沿雕成其狀,取其力大能負重之義,此借之形容山之形狀。⑦黎峒:黎族人居住的地方。峒:平場、平地。獠:古時對少數民族的蔑稱。⑧盍:何不。⑨盥:以手盛水而洗。閶闔:指天庭大門。⑩金莖:用以擎撐承露盤的高大銅柱,漢武帝時曾作金盤以承露水,據說以此露和玉屑服用可以成仙道。(11)踆烏:太陽。神話傳說太陽中有三足鳥,故稱。(12)鴻蒙:彌漫廣大貌。(13)南夷:舊指南方少數民族,也泛指南方邊遠地區。(14)“方今”兩句暗指當時西方列強憑借武力從海上來侵略中國。
上一篇:(明)丘濬《五指山》詠海南五指山詩詞
下一篇:(清)莫魁士《黎母山》詠海南黎母嶺詩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