滿江紅·靈渠
1963年3月28日,天氣晴明,往興安觀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史祿所鑿靈渠, 斬山通道,連接珠江、長江水系,兩千余年前有此,誠足與長城南北相呼應(yīng),同為世界奇觀。
北自長城,南來至靈渠岸上,親眼見、秦堤牢固,工程精當。閘水陡門三十六,劈湘鏵嘴二千丈。有天平,小大溢洪流,調(diào)水量。
湘漓接,通漢壯,將軍墓,三人葬①。聽民間傳說,目空君相②。史祿開疆難復憶,豬龍作孽忘其妄。說豬龍、其實即祖龍③,能開創(chuàng)。
詩詞類別:寫景抒情
來源:《八桂四百年詩詞選》
相關(guān)作品:寄題廣西勾漏洞
①原注:傳說史祿開鑿靈渠時,初遣工人劉,次遣工人張監(jiān)修,均末成而被殺;后遣工人李繼之,卒成而自殺,蓋不忍掠前人之功也。今江岸有三將軍墓,“將軍”稱號殆后人之封贈云。②“民間傳說”中,只提劉、張、李三工人,而不及秦始皇及史祿,故云“目空君相”。③傳說修靈渠堤岸時,有一豬婆龍作怪,旋修旋圯。一夕,由四川峨眉山上飛來一巨石,將豬婆龍鎮(zhèn)壓住,堤始修成。今飛來石猶在堤上。此事荒誕不經(jīng),不足置信。所謂豬婆龍者,蓋由“祖龍”訛傳而來,“祖龍”即秦始皇的異稱。
郭沫若
郭沫若(1892—1978),原名郭開貞,常用名鼎堂,四川樂山人。畢業(yè)于東京帝國大學,歷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三廳廳長、中華人民共和國文聯(lián)主席、政務(wù)院副總理、中國科學院院長、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。著有《郭沫若全集》。
朝代:現(xiàn)代
籍貫:四川樂山
上一篇:杜易簡《湘川新曲二首》即事感懷詩詞賞析
下一篇:袁衷《犀牛井》即事感懷詩詞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