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煙石
火煙隔江雙巨石,十仞僻立江之側(cè)②。
何處漁翁來收釣,舉刀砍水水爲(wèi)赤。
刀尖初閃巖石裂,刀背纔翻江水咽。
至今巖石如紙平,揮毫我欲灑滄瀛③。
摩崖不借魯公筆④,跪石恐爲(wèi)蟠溪吟⑤。
憶昨蹩躃生煩憂⑥,每望滄海登高丘。
橫河跨海徒夢想,十洲三神難竟游⑦;
即今繫舸且沉浮,坐向巖頭招白鷗。
白鷗問我誰氏子?豈亦呂梁觀者水⑧;
銅柱燕然各有投⑨,何如散髮弄扁舟。
詩詞類別:寫景抒情
來源:《粵西詩載》
相關(guān)作品:烏石山房
①火煙石:即火煙山,在今廣西橫縣。
②仞:古以周尺八尺或七尺爲(wèi)仞。 僻立:側(cè)立。
③灑滄瀛:意爲(wèi)灑盡滄海之水。
④摩崖:以文字或圖像摹刻于崖壁之上。
⑤蟠溪:在陜西寶雞市東南。傳說姜太公呂望未遇周文王時垂釣于此。
⑥蹩躃(bì壁):跛而不能行。
⑦十洲:神仙之所居,在八方巨海之中。 三神:即三神山,指蓬萊,方丈、瀛洲。
⑧呂粱:地名。在今江蘇銅山縣東南,亦稱呂梁洪,有上下二洪,相距數(shù)里,巉石齒列,波流湍激。列子稱孔子觀于呂梁,懸水三千仞,流沫四十里,即此。 觀者水:即觀水者。
⑨燕然:山名,今蒙古三音諾顏汗中部杭愛山。后漢永元元年,竇憲破北單于,登燕然山,刻石記功而還。
吳時來
吳時來(生卒年不詳),字惟修,明代仙居(今浙江仙居縣)人。嘉靖進士。擢刑科給事中,出使琉球(今屬日本),將行,爲(wèi)嚴(yán)嵩陷,戍橫州(治所在今廣西檬縣)。隆慶初復(fù)故宮。萬曆中累遷左都御史。有《江防考》。
朝代:明代
籍貫:浙江仙居
上一篇:郭沫若《滿江紅》詠物言志詩詞賞析
下一篇:陳孚《靈川縣觀桂林山》寫景抒情詩詞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