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控粵亭(成化二年冬宿重兵蒼梧構亭而作)
其一
高亭徙倚望西東(2),兩鎮平分一水通。
諸將雄兵歸節制,百蠻殘孽任牢籠(3)。
陽回陰谷窮厓內(4),人在光天化日中。
翹首何堪倍惆悵(5),思鄉懷國此心同。
其二
開府蒼梧構野亭(6),旌麾駐此喜時寧(7)。
全收百粵歸王化,遙制諸蕃貢帝庭(8)。
霜氣飛來江月白,瘴煙消盡海天青。
丈夫有志堪輿內(9),豈獨燕然可勒銘(10)?
詩詞類別:即事感懷
來源:《粵西詩載》
相關作品:石栗子詩(有序)
(1)控粵亭:在廣西蒼梧縣白鶴岡。韓雍鎮壓大藤峽農民起義后建此亭,今毀。
(2)徙倚:猶徘徊,流連不去。
(3)任:承當,此處指關進牢籠。
(4)陰谷:不見陽光的地方。窮厓:荒遠的山區。
(5)翹首:抬頭盼望。惆悵:因失意而傷感、懊惱。
(6)開府:開建府署,辟置僚屬。督撫亦稱開府。時韓雍在梧州設兩廣總督府。
(7)旌麾:古時用羽毛裝飾的軍旗,主將用以指揮軍隊。
(8)貢帝庭:向朝廷納貢稱臣。
(9)堪輿:天地的代稱。堪爲高處,輿爲下處,取天高地下之義。
(10)燕然:山名,今蒙古杭愛山。勒銘:刻碑紀功。東漢竇憲擊敗北匈奴,登燕然山勒銘。見《后漢書·竇憲傳》。
韓雍
韓雍(公元一四二二——一四七八),字永熙,明代長洲(今屬江蘇吳縣)人。正統進士,授御史,巡按江西,天順中歷兵部右侍郎。時廣西瑤壯人民據大藤峽(在今桂平縣城西北約六十里)起義,成化元年至三年(公元一四六五——一四六七)雍以左僉都御史統兵十六萬進圍,殺掠義民數萬,并斷峽之大藤。后曾提督兩廣軍務,官終右都御史,致仕卒。武宗時迫謚襄毅。有《襄毅文集》。
朝代:明代
籍貫:江蘇吳縣
上一篇:周用《青玉案·送湯中丞》即事感懷詩詞賞析
下一篇:潘兆萱《鴉片歌(有引)》即事感懷詩詞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