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嚴大夫赴桂州
地壓坤方重②,官兼憲府雄③。
桂林無瘴氣,柏署有清風(fēng)④。
山水衙門外⑤,旌旗艛艓中⑥。
大夫應(yīng)絶席⑦,詩酒輿誰同?
詩詞類別:即事感懷
來源:《粵西詩載》
①嚴大夫:即嚴謨。長慶二年任桂管觀察使。
②“地壓”句:謂桂林爲控扼我國南方的重鎮(zhèn)。坤方:《易·坤卦》中坤卦爲西南之卦,此指南方。
③憲府:即御史府。這裏指嚴大夫以御史大夫(即中丞)的官銜任桂管觀察使。
④柏署:即御史臺之別稱。《漠書·朱博傳》説,長安御史府中柏樹上有烏鴉棲宿,數(shù)以千計,所以后人稱御史臺爲“柏署”。清風(fēng):爲官清正廉潔。
⑤衙門:舊時官員辦公的府署。
⑥艛艓:(lóu dié樓蝶)小船。
⑦絶席:不同席,獨坐一席,表示地位尊貴。漢制唯御史大夫、尚書令,司隸校尉可專席而坐。
白居易(公元七七二——八四六),字樂人,晚號絶香山居士,唐代下邦(今陜西渭南東北)人,少家貧,了解下層生活。貞元十六年(公元八○○)進士,授秘書省校書郎。元和初,補盩厔尉。后任翰林學(xué)士、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。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,得罪權(quán)貴,貶江州司馬,移忠州刺史。長慶初任杭州刺史,寶曆初任蘇州刺史。晚年,以太子賓客及太子少傅分司東都。官終刑部尚書。卒謚文。在文學(xué)上積極倡導(dǎo)新樂府運動,主張“文章合爲時而著,歌詩合爲事而作”,強調(diào)繼承《詩經(jīng)》“風(fēng)雅比興”的傳統(tǒng)和杜甫的創(chuàng)作精神。其早期作政治諷諭詩,思想傾向鮮明,對當時的社會問題,作了較深刻的揭露和批判。自遭貶謫后,意志逐漸消沉,晚年尤甚,以詩酒自娛,崇奉佛教,有逃避的消極思想。其詩善敍述,語言淺易,相傳老嫗?zāi)芙?。和元稹友誼甚篤,與之齊名,世稱“元白”。晚年與劉禹錫唱和甚多,人稱“劉白”。有《白氏長慶集》。
朝代:唐代
籍貫:陝西渭南
上一篇:侯臣《追頌山總兵》即事感懷詩詞賞析
下一篇:韓雍《送同年朱僉憲驥之廣西》即事感懷詩詞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