秘閣王校理知柳州
南越尉陀國②,羅池子厚神③。
桂林驅傳遠,蕓閣解嘲頻④。
行橐黃金滿,歸程皂蓋新⑤。
一麾愁度嶺⑥,五綵喜寧親⑦。
薏苡偏防疾⑧,蒲蘆善化人⑨。
蓬山直廬在,幾硯日生塵⑩。
詩詞類別:即事感懷
來源:《粵西詩載》
①校理:官名。掌校理宮廷藏書。唐置秘閣校理,宋因之。秘閣:《玉壺清話》:“興國中,太宗建秘閣,選三館書以置焉。”掌國籍之官署。知:出任知州。
②尉陀:漢南粵王趙陀。初繼任囂爲南海尉,故名尉陀。
③“羅池”句:羅池有廟,祀柳宗元(字子厚)。
④蕓閣:即秘閣。解嘲:揚雄澹泊自持,人有嘲之者,雄解之,號曰解嘲。此處有以揚雄喻王校理澹泊自持之意。
⑤歸程:歸省之程。皂蓋:漢制中二千石、二千石皆皂蓋,車蓋覆以皂繒,示其官位頗尊。
⑥“一麾”句:意謂任官南荒,山嶺崎嶇,不勝其苦。麾:旗幟,行旌。
⑦“五綵”句:用老萊子綵服娛親故事,言尚喜得歸寧省親。
⑧“薏苡”句:用馬援自交趾軍還,載薏苡于后車,讒者以爲所載皆明珠事,勸其須防嫉讒。
⑨“蒲蘆”句:《禮》:“夫政也者,蒲蘆也。”意謂爲政之道,在善于化民成俗。
⑩“蓬山”二句:意爲盡忠職守便可政簡刑清,社會平治。直廬:值宿的處所。
楊億
楊億(公元九七四——一○二○),字大年,宋代建州浦城(今福建浦城縣)人。淳化進士,時累官至工部詩郎、翰林學士,又兼史館修撰,判館事。與修《太宗實録》、《冊府元龜》等書。億稟性穎悟,才思敏捷,與錢惟演、劉筠唱和,輯爲《西昆酬唱集》,文詞贍富,但殊少社會內容,號西昆體。原有《括蒼集》、《武夷集》、《穎陰集》、《韓城集》等共一百九十余卷,今只《武夷新集》傳世。
朝代:宋代
籍貫:福建浦城
上一篇:陳暹《登粵山謁諸葛廟》寫景抒情詩詞賞析
下一篇:張鳴鳳《自木龍渡浮江而下,過還珠,感伏波之事,作還珠歌》寫景抒情詩詞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