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蘇四郎傒兵曹適桂州
飄飄蘇氏子,六印佩何遲②。
早作諸侯客,兼工古體詩。
爾賢埋照久③,余病長年悲。
盧綰須征日④,樓蘭要斬時⑤。
春陽初盛動⑥,王化久磷緇⑦。
爲入蒼梧廟⑧,看云哭九疑⑨。
詩詞類別:即事感懷
來源:《粵西詩載》
①蘇四郎:姓蘇,排行第四,名考。兵曹:唐府州佐治之官分六曹,即兵曹,功曹,倉曹、法曹、士曹、戶曹。兵曹,職掌軍防。
②“六印”句:借蘇秦喻蘇四郎,言其得志之晚。六印:春秋戰(zhàn)國時,蘇秦兩次周游列國,最后掛六國帥印。
③埋照久:聰明才智久被埋沒。照,光明,喻才智。
④盧綰:漢豐人,與漢高祖同里同日生,高祖起沛,綰以客從,入漢爲將軍,擊破臧茶,立爲燕王。后以韓信、彭越見誅,懼及己,叛降匈奴。
⑤樓蘭:漢,西域國之一。武帝時,屢次通大宛,樓蘭當?shù)溃9魸h使。昭帝立,遣傅介子斬其王,改名鄯善。此句喻討伐得當。
⑥春陽:喻帝王光輝。
⑦王化:謂君主之德化。磷緇:暗淡薄弱之意。
⑧蒼梧廟:指虞舜的廟宇。蒼梧,山名,在湖南省寧遠縣東南。即虞舜葬處。
⑨九疑:即蒼梧山,虞舜葬處。
杜甫(公元七一三——七七○),字子美,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或杜陵布衣。唐代鞏縣(今河南鞏縣)人。杜審言之孫。自幼好學。知識淵博,對政治很有抱負。開元后期,舉進士不第,漫游各地。天寳中,客長安近十年,郁郁不得意,生活貧困,逐漸接近人民,對黑暗政治有較深的認識。及安史亂起,逃至鳳翔,謁見肅宗,官左拾遺。長安收復后,隨肅宗還京。因直言極諫,改華州司功參軍。不久,棄官居秦州同谷。又移家成都,筑草堂于浣花溪上,世稱浣花草堂。嚴武再任西川節(jié)度使時,表爲節(jié)度參謀、檢校工部員外郎,故世稱杜工部。晚攜家出蜀,病死江湘途中。其詩抒寫個人情懷,往往緊密結(jié)合時事,思想深厚,境界廣闊,有強烈的社會現(xiàn)實意義,顯示出唐代由開元盛世轉(zhuǎn)向分裂衰微的歷史過程,因被稱爲“詩史”。在藝術(shù)上,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,風格多樣,而以沉郁頓挫爲主,語言精煉,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。繼承和發(fā)展《詩經(jīng)》以來的優(yōu)良文學傳統(tǒng),成爲我國古代詩歌的現(xiàn)實主義高峰,起著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。有《杜少陵集》。
朝代:唐代
籍貫:河南鞏縣
上一篇:桑悅《送澧州梁文振守桂林和薌林韻》即事感懷詩詞賞析
下一篇:劉鳳《送蔣護軍赴嶺北》即事感懷詩詞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