響泉歌(有引)
有仙客攜琴上青山,余因招致亭中,面泉而鼓之。厥聲泠然清也。聽之者飄飄有凌虛之想,爰爲(wèi)作響泉歌。歌不擇韻,隨口而成(2)。
春煙澹蕩江波平(3),山石扶搖亭子橫(4)。
有客攜琴山上行,招致方外同登瀛(5)。
坐來轉(zhuǎn)愛春景明,二儀懸光白日晴(6)。
原泉混混毓山靈(7),客將振羽游滄溟(8)。
臨亭和絃戛以鏗(9),春風(fēng)一曲響泉琴。
聽之使我心神清,忽然萬木皆春聲。
落花游絲如有情(10),林間好鳥相和鳴。
游魚出聽大樂成(11),高山流水傳遺音(12)。
覺時觸處道心生(13),堪作羲皇世上入(14)。
詩詞類別:寫景抒情
來源:《粵西詩載》
相關(guān)作品:崑侖歌(送顧侍御一貫出巡)
(1)響泉:在廣西南事市青秀山,又名董泉。
(2)仙客:仙人。這裏指超出凡俗的高人。 招致:招引。 厥:其。 泠:輕妙貌。 凌虛:昇入天空。 爰:于是。
(3)澹蕩:舒和蕩漾。
(4)扶搖:形容自上而上。
(5)方外:世外。 瀛:瀛州,傳說中仙人之所居。
(6)二儀:謂天地。
(7)毓:孕育,潤育。 山靈。山神。
(8)滄溟:海水彌漫,常用來指大海。
(9)和絃:指調(diào)和琴弦。 戛:金石相擊聲。 鏗:金玉聲。
(10)游絲:蜘蛛等昆蟲所吐的絲,因其飄蕩于空中,故稱游絲。
(11)大樂:佳妙之音樂。 《禮記·樂記》:“大樂輿天地同和,大禮輿天地同節(jié)?!?/p>
(12)高山流水: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錘子期曰‘善哉,峩峩兮若泰山!’;志在流水,曰:‘善哉洋洋兮若江河!’”舊因以“高山流水”稱知音或知己。
(13)覺時:覺悟之時。 觸處:到處,隨處。 道心:悟道之心。
(14)羲皇世上人:伏羲氏以前之人,謂太古之人民。前人以爲(wèi)太古人民,恬淡無營,故以爲(wèi)胸?zé)o俗念,身絶塵世者之喻。
董傳策
董傳策(生卒年不詳),字原漢,明代松江華亭(今上海松江縣)人。嘉靖二十九年(公元一五五○)進(jìn)士,除刑部主事。疏劾嚴(yán)嵩稔惡誤國六罪,下獄問主使,拷掠慘毒,再絕復(fù)蘇。會地震得赦,謫戍廣西南寧。穆宗立,召復(fù)故官。萬歷初, 累遷南京禮、工二部侍郎。言官劾其受賄,遂免歸。因繩下過急,竟?fàn)?wèi)家奴所害。有《奏疏輯略》、《采薇集》、《幽貞集》、《邕歈集》、《奇游漫記》。
朝代:明代
籍貫:上海松江
上一篇:謝忠《和上林王邑侯吏隱歌》即事感懷詩詞賞析
下一篇:何白《太白樓讀王恒叔詩》即事感懷詩詞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