汝成王孫同游獨秀山,因憩讀書巖,有憶顏延之(有引)
山在郭中,挺然拔起,靖江宮殿(4),盤繚其前。下嵌深巖,石榻便房,延袤空敞,蓋頗延之爲始安時;誦讀其中,而五君詠亦勒壁焉(5)。
八公奠淮南(6),二別控楚郡(7)。
逶迤非不遙,峻嶒亦云峻(8)。
何似茲山起,亙霄亦千仞(9)。
下屬無坡陀(10),上干若奮迅(11)。
丹碧冠崇宮,詰曲引修磴(12)。
敻援垂絙行(13),危躡懸崖進(14)。
下眺城微茫,仰矚天清映。
風連桂海深(15),云引蒼梧近。
既欣高視情,復協孤介性(16)。
返息巖屋深,窺臨石榻凈。
往見遺舊蹤,中疑隱仙徑。
遠憶顏始安,三復五居詠。
詩詞類別:寫景抒情
來源:《粵西詩載》
(1)獨秀山:在廣西桂林市城內,又名獨秀峰。
(2)讀書巖:在獨秀峰下,昔爲顏廷之讀書處。
(3)顏廷之:南朝宋臨河人,輿謝靈運齊名。曾任始安郡(治所在今桂林市)太守。
(4)靖江宮殿:明時桂林爲靖江王府所在地,建有王城,城內殿宇雄偉。
(5)五君詠:詩篇名,頗延之作。
(6)八公:山名,在安徽凰臺縣東南。淝水之北,淮水之南。
(7)二別:指大別山和小別山。
(8)峻嶒(líng céng 凌曾):高峻重疊貌。
(9)亙(gèn)霄:聳入云霄。
(10)下屬:指山麓。 坡陀:不平坦貌。
(11)奮迅:此狀山峰挺拔高聳。
(12)詰(jí吉)曲:彎曲。 修蹬:修長的石階。
(13)“復援”句:意謂登山時要抓住垂掛的繩索向上攀援。 敻:營求,絙:大繩。
(14)“危躡”句:意謂小心翼冀地走過懸崖絕壁。
(15)桂海:即南海。
(16)孤介性:清正不隨俗的習性。
俞安期
俞安期(生卒年不詳),字羨長,初名策,字公臨,明代吳江(今江蘇吳江縣)人。曾以長律一百五十韻投王世貞,世貞爲之宣揚,于是出名,但以布衣終世。有《唐類函》、《類苑瓊英》、《持雋類函》、《翏翏集》等。
朝代:明代
籍貫:江蘇吳江
上一篇:袁袠《正月五日予將往陽朔,林僉憲世觀追餞還珠洞,賦五平詩言別》寫景抒情詩詞賞析
下一篇:范成大《淳熙甲午桂林鹿鳴燕,輒賦小詩,少見勸駕之意》即事感懷詩詞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