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元)傅若金《謁羅池廟》詠[廣西壯族自治區]·柳侯祠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
(元)傅若金
柳州刺史愛詞華, 廟食千年傍水涯。
隔坐桄榔風瑟瑟①,近檐橄欖露垂垂②。
唐碑載事班前史③,楚曲迎神葉古詞④。
欲借題簽卜行役⑤,只慚巫祝強知詩⑥。
【題解】
羅池廟即柳侯祠,在柳州柳侯公園內。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元和十年(815)任柳州刺史,十四年卒于任上,次年歸葬于萬年(今陜西西安市郊)祖塋。柳州人為了紀念他,在羅池旁為其建衣冠冢,并奉其為羅池神,長慶元年(821)建廟,年年舉行祭祀活動,以此表達他們對這位文學家的愛戴。廟原建于羅池邊,故名羅池廟,又因宋徽宗追封柳宗元為文惠侯,始改今名。現存建筑為清雍正七年(1729)重建,祠內有相傳柳宗元手書的《龍城石刻》,還有柳宗元畫像等文物。唐以后的讀書人無不讀韓(愈)、柳(宗元)之文,所以柳宗元歷來為讀書人所景仰,沒想到當地祭祀柳宗元竟成習俗。此詩即寫羅池廟的周遭景物以及迎神活動。
【作者】
傅若金,元代詩人,生平見前河北《邯鄲行》詩。
【注釋】
①桄榔:南方常綠的高大喬木,開花時割開花序流出的液汁可制糖,故又名“砂糖椰子”。瑟瑟:風聲。②橄欖:又名青果,常綠喬木,果實可食用。③唐碑:指沈師傳手書、韓愈撰文的《柳州羅池廟碑》。同:同列。④楚曲:此指柳州民間迎神時所唱的歌。迎神:祀神活動。朱廷玉《五百家音注韓昌黎集》:“柳人迎神,其俗以一船兩旗,置木馬偶人于舟,作樂而導之,登岸而趨于廟。”葉古詞:此謂當地人改變某些古詞的讀音以便于吟唱。古今音變,后世讀或唱古詩、古曲,韻常不和,將作品中的某些字臨時改變讀音,稱“葉韻”。此處“古詞”當指韓愈所作《柳州羅池廟碑》中的擬楚辭體的迎送神曲,其文曰: “荔子丹兮蕉黃,雜佳蔬兮進侯堂。侯之船兮兩旗,度中流兮風泊之。待侯不來兮,不知我悲。侯乘駒兮入廟,慰我民兮,不嚬以笑。鵝之山兮柳之水,桂樹團團兮,白石齒齒。侯朝出游兮暮來歸,春與猿吟兮,秋鶴與飛。北方之人兮,為侯是非。千秋萬歲兮,侯無我違。福我兮壽我,驅厲鬼兮山之左。下無苦濕兮高無乾,秔稌充羨兮,蛇蛟結蟠。我民報事兮,無怠其始,自今兮欽于世世。”⑤題簽:指廟中占卜用的竹簽,上面編有號碼,題有暗示吉兇禍福的文字。 卜:占卜。行役:因公務而離家在外奔波。⑥此句謂廟中的巫祝不懂題簽上的詩句卻強作解人。巫祝:指廟中專司祈禱、司告鬼神的人。
上一篇:(明)戴欽《登立魚峰》詠廣西壯族自治區魚峰山詩詞
下一篇:(明)戴欽《游老君洞二首錄一》詠廣西壯族自治區真仙巖詩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