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宋)蘇過《題英州碧落洞》詠[廣東]·碧落洞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
(宋)蘇過
千尺瑯玕翠入云①,神仙已去洞猶存②。
寒崖但見懸鐘乳③,流水無窮瀉石門④。
未到朱明真洞府⑤,先看峽口小昆侖⑥。
舍舟欲問桃源路, 安得漁人與共論⑦。
【題解】
蘇軾南貶嶺南英州、惠州,其子蘇過隨侍南來,歷經艱難,這首詠碧落洞的詩流露出神仙和桃源避世思想,似乎是很自然的,所以蘇過在東坡逝世后,即學陶淵明,隱居穎川。
【作者】
蘇過(1072-1123),字叔黨,蘇軾子。蘇軾貶英州、惠州,直至儋耳,蘇過一直陪伴他。蘇軾在常州病逝,蘇過營葬之后,住于潁昌(今屬河南),鑿湖種竹數畝,名“小斜川”,自號斜川居士。當時有詩名,被稱為“小坡”。
【注釋】
①瑯玕:似玉的石,此處形容石壁如玉。②傳說古代曾有道人在此洞仙蛻。③鐘乳:鐘乳石。《廣東新語》描寫碧落洞:“其石皆如花草云霞,所垂乳姿態萬千,將雨則乳枝濕潤生焉。”④洞中有溪流。⑤朱明:朱明洞,在羅浮山,傳說朱真人曾居此。⑥昆侖:傳說中的神仙居處,此指洞口山峰。⑦“舍舟”兩句謂想在這里尋找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,可是哪里有當年的漁人可以問路呢?
上一篇:(宋)蘇軾《碧落洞》詠廣東碧落洞詩詞
下一篇:(清)朱彝尊《東官書所見》詠廣東東莞詩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