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清)林則徐《出嘉峪關感賦四首錄二》詠[甘肅]·嘉峪關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
(清)林則徐
嚴關百尺界西天, 萬里征人駐馬蹄。
飛閣遙連秦樹直①, 繚垣斜壓隴云低②。
天山巉削摩肩立③, 瀚海蒼茫入望迷④。
誰道崤函千古險⑤, 回看只見一丸泥⑥。
東西尉侯往來通⑦, 博望星槎笑鑿空⑧。
塞下傳笳歌敕勒⑨,樓頭倚劍接崆峒⑩。
長城飲馬寒宵月⑾, 古戍盤雕大漠風。
除是盧龍山海險⑿, 東南誰比此關雄。
【題解】
嘉峪關位于甘肅河西走廊西部,今嘉峪關市西南。地處古代東西交通的要道,也是長城西邊的終點。現關城建于明洪武五年(1372),依嘉峪山而筑,因以山名關。嘉峪關氣勢雄偉,關南為綿亙千里的祁連山,關北為雄壯的龍首山、馬鬃山,關城高踞其間,兩側城墻橫穿戈壁,與兩山相連,地勢險要,被譽為“天下第一關”。“鴉片戰爭”后,林則徐被謫戍新疆,于道光二十二年(1842)十月十一日出嘉峪關。此詩即作于當時,以蒼勁之筆寫出了嘉峪關的雄壯險要。
【作者】
林則徐,清末名臣,生平見前浙江《六和塔》詩。
【注釋】
①飛閣:指嘉峪關上的城樓高閣。秦樹:秦地的樹木。②繚垣:指長城的迤逶無際。③天山:即祁連山,位于甘肅、青海交界處,是我國西北的重要山脈。④瀚海:沙漠。⑤崤函:崤山與函谷山,在河南省西部,是古代著名的險要關口。⑥一丸泥:《東觀漢記·隗囂載記》:“囂將王元說囂曰: ‘元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,此萬世一時也。’”謂函谷關險要,用少數兵就可固守。⑦尉侯:此指古代來往于中原與西域地方文武官員。漢代有“護烏桓校尉”、 “護西域副校尉”,北魏時有“護羌戎校尉”等。漢時出征西域立功的將軍常被封為“侯”爵。⑧博望:即博望侯張騫。張騫為西漢人,曾多次出使西域。又傳說張騫曾乘木筏浮海直到天河,并見到牽牛織女。鑿空:穿鑿附會之談。⑨傳笳歌敕勒:用胡笳吹奏《敕勒歌》。《敕勒歌》是北朝敕勒族的民歌,其歌辭是:“敕勒川,陰山下。天似穹廬,籠蓋四野。天蒼蒼,野茫茫,風吹草低見牛羊。”⑩崆峒:即崆峒山,在甘肅平涼。(11)長城飲馬:漢樂府民歌有《飲馬長城窟行》,寫秦時筑長城民夫的役勞之苦。此處指艱辛的行役生活。(12)盧龍:古塞名,在今河北喜峰口附近。山海:即山海關,在今河北秦皇島,是萬里長城東邊的終點,古代著名的關隘。
上一篇:(清)吳鎮《棲云山》詠甘肅興隆山詩詞
下一篇:(唐)杜甫《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七》詠甘肅天水詩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