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宋)黃子肅《九仙山鰲頂》詠[福建]·于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
(宋)黃子肅
六鰲簸蕩元圃碎①,三島崩騰失空翠②。
海風掣斷南山云, 分我滄江半江水。
臺南巖谷青岌岌③,奇松怪石作人立。
山巔恐有風雨來, 林徑空濛落花濕④。
水東屴崱見平綠⑤,積霧飛嵐坐堪掬⑥。
蓬萊迢迢幾萬里, 一碧天光侵寒玉。
吟翁回首看不足⑦,緩步策驢度空谷。
誰知咫尺山中幽⑧,望斷殘碑立修竹⑨。
【題解】九仙山即于山,在福州市區東南。“于山”因戰國時古民族“于越”的一支居此而得名。相傳漢代有何氏九兄弟在此修道煉丹,故又名九仙山。又有九日山名,據說因閩越王無諸曾于九月九日在此宴會而得名。于山是福州城內重要的游覽地。現存廟宇有萬歲寺、戚公祠、大士殿、九仙觀等,還有九日臺、集仙巖等景觀和宋元以來摩崖題刻100多處。此詩竭力描繪了于山的奇麗景色。鰲頂,于山的最高點,海拔58.5米。
【作者】
黃子肅,宋人,生平未詳。
【注釋】
①六鰲:于山上原有攪鰲亭、倚鰲軒、步鰲坡、接鰲門等,稱“六鰲勝跡”。元圃:即玄圃。傳說中昆侖山頂的神仙居處,中有奇花異石。玄,通“懸”。②三島:指古代傳說的海上三神山:瀛洲、蓬萊、方丈。③岌岌(ji):高聳貌。④空濛:蒼茫一片。⑤屴崱(li ze):山勢高峻貌。⑥嵐:山中的云霧之氣。⑦吟翁:作者自謂。⑧咫尺。形容距離很近。⑨修竹:高竹。
上一篇:(隋)孔德紹《南隱游泉山詩》詠福建清源山詩詞
下一篇:(明)詹仰庇《清源山老君巖》詠福建清源山·老君巖詩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