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南朝梁)江淹《游黃蘗山》詠[福建]·黃蘗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
(南朝梁)江淹
長望竟何極,閩云連越邊①。南州饒奇怪②, 赤縣多靈仙③。
金峰各虧日④, 銅石共臨天⑤。
陽岫照鸞采⑥, 陰溪噴龍泉⑦。
殘杌千代木⑧, 廧崒萬古煙⑨。
禽鳴丹壁上⑩, 猿嘯青崖間。
秦皇慕隱淪(11), 漢武愿長年。
皆負雄豪威, 棄劍為名山。
況我葵藿志(12), 松木橫眼前。
所若同遠好(13), 臨風載悠然(14)。
【題解】
黃蘗山在福清漁溪鎮。山有主峰十二座,峰形各異,景色宜人。唐貞元五年(789)創建萬福寺,后幾經興廢,至清代成為東南沿海的名剎。清順治十一年(1654),黃蘗寺主持隱元東渡,在日本京都建“黃蘗山萬福寺”,成為日本佛教黃蘗宗的發源地。此詩是齊元徽二年(474)作者被貶建安(今福建建甌縣)令時所作,前半部分寫黃蘗山的魄麗景物,后半部分則表達一種自我寬慰的意思。由詩可知當時黃蘗山已是游觀勝地。黃蘗,即黃柏。
【作者】
江淹(444—505),南朝文學家。字文通,濟陽考城(今河南蘭考)人。少貧好學,父早喪,13歲曾采薪養母,仕劉宋初為南徐州從事,轉奉朝請,舉南徐州秀才,隨景平王劉景初鎮江州,為鎮軍參軍,貶吳興縣令。入齊為尚書駕部郎,豫章王記事,參掌詔冊,遷驃騎將軍,出為建武將軍、廬陵內史等,明帝時任宣城太守、秘書監等。梁武帝代齊,任散騎常侍、左衛將軍,遷金紫光祿大夫,封醴陵伯。歷仕三朝,以詩文顯于當世,詩風古奧遒勁,意趣深遠, 自編文集散佚,后人輯稱《江文通集》。
【注釋】
①閩云:閩地之云。越:舊稱浙江一帶。②南州:泛指南方。饒:多。奇怪:稀奇古怪的東西。③赤縣:中國的代稱。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: “中國名曰赤縣神州。”④金峰:山峰因陽光映照呈金黃色,稱“金峰”。虧曰:遮蔽住一部分太陽。⑤銅石:即金石,金黃色的石頭。⑥陽岫:向陽的山峰。鸞采:鸞鳳羽毛上的文采。⑦陰溪:背陽的溪澗。龍泉:黃蘗山有大小龍潭九處。⑧殘杌(wu):凋殘的樹枝。⑨廧崒(qiang zu):不詳。余冠英說:“疑‘廧’,‘廧崒’,高峻貌。見班固《西都賦》。”⑩丹壁:紅色巖石構成的陡峭山壁。隱淪:隱逸。葵藿志:指安于過清貧生活。葵藿,葵,冬葵;藿,豆葉。古代貧苦人以葵藿為食物。若:像。遠好:從前古人(秦皇、漢武)的愛好。載:充滿。悠然:安詳自得的樣子。以上六句言秦皇漢武尚愛名山,我能游此山,何必以謫官為悲呢?
上一篇:(宋)羅畸《福州》詠福建福州詩詞
下一篇:(宋)朱熹《游瑞巖》詠福建瑞巖詩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