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清)梁章鉅《鼓山絕頂望海歌》詠[福建]·鼓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
(清)梁章鉅
千山萬山列眼底, 倚天空碧不知止。
眼中滄海小如杯, 海上浮云白如紙。
流虬一發來青青①,鯤身隱約浮東寧②。
天吳陽侯憶叵測③, 蜃樓倒矗蛟涎腥④。
昨夜黑風吹海立, 陰火難消水仙劫。
天末遙遙蜑客愁⑤, 浪頭隱隱鮫人泣⑥。
我欲乘風遠扶摶⑦, 樓船突兀誰能攀⑧?
徒有襟期偃溟渤⑨, 惜無長策回狂瀾⑩。
忽憶神仙隔縹緲, 蓬萊清淺無人曉。
排云但望金銀臺, 珊瑚枝老蟠桃小。
便要東搴若木華()11, 群仙接引如蟲沙。
拍肩教我洗毛髓(12), 應龍十二空衙衙(13)。
知不可得下山去, 富貴神仙亦朝露。
不如呼酒東際樓, 海月山風足良晤。
【題解】鼓山在福州東郊、閩江北岸,是福建著名風景區之一。其山延袤數十里,有屴崱、白云、鼓子諸峰。絕頂屴崱峰巔有石如鼓,相傳每逢風雨大作,便簸蕩有聲,故名石鼓山。山上景色清幽,由山麓至涌泉寺,有長達3公里的石級,共有石磴2500余級。兩側勁松碧翠,幽澗流泉,每隔一里,便有一小亭供人休憩。此詩寫登鼓山之巔遙望大海的壯觀景色。
【作者】
梁章鉅(1775—1849),清代文學家。字閎中,晚號退庵,福建長樂人。嘉慶七年(1802)進士,歷任軍機章京、禮部員外郎、荊州知府、江蘇按察使、山東按察使、江蘇巡撫、甘肅布政使、廣西巡撫,后以江蘇巡撫兼署兩江總督致仕。一生博覽群書,喜作筆記,亦能詩,詩集有《藤花吟館詩鈔》,另有《退庵隨筆》等多種。
【注釋】
①此句謂遠望琉球島如青青一發浮于遠處海上。流虬,即琉球,亦作流球、流求。②鯤身:地名,島嶼,在臺灣海峽。東寧:即今福建東寧縣。③天吳:水神。《山海經》云:“朝陽之谷,神曰天吳,是為水伯……”陽侯:古代傳說中的波濤之神。《戰國策·韓策二》:“塞漏舟而輕陽侯之波,則舟覆矣。”鮑彪注: “說陽侯多矣。今按《四八目》,伏羲六佐,一曰陽侯,為江海,蓋因此為波神。”④蜃樓:即海市蜃樓。古人以為蜃(傳說中的蛟類動物)吐氣能形成樓閣臺榭等奇異的幻象,稱之為“蜃樓”,因常發生于海上,故稱海市蜃樓。實際上這種幻象是光線經不同密度的空氣層,將遠處景物顯著折射或全反射而形成的。蛟涎:此謂蛟之涎唾。⑤蜑(dan)客:蜑戶,古時南方的水上居民。⑥鮫人:傳說中居住在海底的人。⑦扶摶:猶扶搖,騰飛的意思。語本《莊子·逍遙游》: “摶扶搖而上九萬里。”⑧突兀:高聳貌。⑨襟期:情懷,抱負。偃溟渤:謂游息滄海。語出杜甫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》: “胡為慕大鯨,輒擬偃溟渤。”喻遠大的志向。⑩狂瀾:巨大的波浪。搴(qian):拔取。若木:神話中長在日落之處的樹。《山海經·大荒經》: “大荒之中,……上有赤樹,青葉赤華,名日若木。”華:花。郭璞《游仙詩》: “右拍洪崖肩。”洪崖,仙人名。此句言仙人教我脫胎換骨。應龍:古代傳說中善行云作雨的龍,見《山海經·大荒東經》。衙衙:相向而立貌。胡文英《吳下方言考》: “衙衙,立而相向之貌。吳諺謂相朝對曰衙衙然也。”
上一篇:(明)謝肇淛《過閩王王審知墓》詠福建閩王王審知墓詩詞
下一篇:(宋)辛棄疾《好事近·福州西湖》詠福建福州西湖詩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