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清)王闿運《圓明園詞》詠[北京]·圓明園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
(清)王闿運
宜春苑中螢火飛①,建章長樂柳十圍②。
離宮從來奉游豫③,皇居那復在郊圻④。
舊池澄綠流燕薊⑤,洗馬高梁游牧地⑥。
北藩本鎮故元都, 西山自擁興王氣。
九衢塵起暗連天, 辰極星移北斗邊⑦。
溝洫填淤成斥鹵⑧,宮庭映帶覓泉原。
中華山水名勝旅游文學大觀詩詞卷
渟泓稍見丹棱治⑨,陂陀先起暢春園⑩。
暢春風光秀南苑, 蜺旌鳳蓋長游宴。
地靈不借甕山湖,天題更創圓明殿。
圓明始賜在潛龍,固回邸第作郊宮。
十八籬門隨曲澗, 七楹正殿倚喬松。
軒堂四十皆依水,山石參差盡亞風。
甘泉避暑因留蹕,長楊扈從且弢弓。
純皇纘業當全盛,江海無波待游幸。
行所留戀賞四園,畫師寫放開雙鏡。
誰道江南風景佳, 移天縮地在君懷。
當時只擬成靈囿, 小費何曾數露臺。
殷勤毋佚箴驕忘,豈意元皇失恭儉。
秋狝俄聞罷木蘭,妖氛暗已傳離坎。
吏治陵遲民困痡,長鯨跋浪海波枯。
始驚計吏憂財賦,欲賣行宮助轉輸。
沈吟五十年前事, 厝火薪邊然已至。
揭竿敢欲犯阿房,探丸早見誅文吏。
此時先帝見憂危,詔選三臣出視師。
宣室無人侍前席, 郊壇有恨哭遺黎。
年年輦路看春草,處處傷心對花鳥。
玉女投壺強笑歌, 金杯擲酒連昏曉。
四時景物愛郊居, 玄冬入內望春初。
裊裊四春隨鳳輦,沈沈五夜道銅魚。
內裝頗學崔家髻(43),諷諫頻除姜后珥(44)。
玉路旋悲車轂鳴(45),金鑾莫問殘鐙事(46)。
鼎湖弓劍恨空還(47),郊壘風煙一炬間(48)。
玉泉悲咽昆明塞(49),惟有銅犀守荊棘(50)。
青芝岫里狐夜啼(51),繡漪橋下魚空泣(52)。
何人老監福園門, 曾綴朝班奉至尊。
昔日喧闐壓朝貴, 于今寂寞喜游人。
游人朝貴殊喧寂, 偶來無復金閨客(53)。
賢良門閉有殘磚(54),光明殿毀尋頹壁(55)。
文宗新構清輝堂(56),為近前湖納曉光(57)。
妖夢林神辭二品(58),佛城舍衛散諸方(59)。
湖中蒲稗依依長(60),階前蒿艾蕭蕭響。
枯樹重抽盜作薪, 游鱗暫躍驚逢網。
別有開云鏤月臺(61),太平三圣昔同來(62)。
寧知亂竹侵苔落, 不見春風泣露開。
平湖西去軒亭在(63),題壁銀鉤連倒薤(64)。
金梯步步度蓮花(65),綠窗處處留嬴黛(66)。
當時倉卒動駝鈴, 守宮上直余嬪娥(67)。
蘆笳短吹隨秋月, 豆粥常饑望熱河(68)。
上東門開胡雛過(69),正有王公班道左。
敵兵未爇雍門荻, 牧童已見驪山火(70)。
應憐蓬島一孤臣, 欲持高潔比靈均(71)。
丞相辟兵生取節, 徒人拒寇死當門。
即今福海如冤海, 誰信神州尚有神。
百年成毀何匆促, 四海荒殘如在目。
丹城紫禁猶可歸72,豈聞江燕巢林木73。
廢宇傾基君好看, 艱危始識中興難74。
已懲御史言修復75,休遣中官織錦紈76。
錦紈已竭江南賦, 鴛文龍爪新還故77。
總饒結彩大宮門, 何如舊日西湖路78?
西湖地薄比郇瑕79,武清暫住已傾家80。
惟應魚稻資民利, 莫教鶯柳斗宮花81。
詞臣詎解論都賦, 挽輅難移幸雒車82。
相如徒有上林頌83,不遇良時空自嗟。
圓明園是清代規模最大的皇家御苑,有“萬園之園”之稱,原坐落于海淀區東部,周圍約10余公里。自康熙時起造,歷代增建,形成宮殿、樓閣、軒館、亭臺140余處,湖光山色,奇花異樹,勝景無數。公元1860年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縱火焚毀,現僅存西洋樓部分石雕遺跡。此詩是同治十年(1871)春作者與友人同游圓明園遺址,目睹頹垣斷瓦,有感而作。長詩追記了圓明園建園經過,描繪了焚毀后的破敗景象,揭露皇室的荒淫和英法聯軍的罪行,也抒寫了自己不遇良時的慨嘆,被譽為作者的壓卷之作。
【作者】
王闿運(1832—1916),清末學者、詩人。字壬秋,湖南湘潭人。咸豐舉人,曾入曾國藩幕,后講學四川、湖南、江西等地,清末授翰林院檢討,加侍講銜,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館館長。治經宗“公羊學派”,詩文主張摹擬漢魏六朝,為晚清擬古派所推崇,門人輯其著述為《湘綺樓全書》。
【注釋】
①宜春苑:秦代離宮,故址在今陜西長安縣南。②建章、長樂:皆為漢代宮殿名。建章宮漢武帝時建,在未央宮西,長安城外;長樂宮高帝時就秦興樂宮改建,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北漢長安故城東南隅。③離宮:供皇帝外出時臨時居住的宮室。游豫:游樂。④郊圻:郊外。⑤舊池:指圓明園周圍的西湖。燕薊:北京一帶古稱燕、薊。⑥高梁:高梁河,又作高梁水、高良河。源于北京西郊,流經北京城內御苑稱御河,出而稱高梁水,注入古漯水(今永定河前身)。⑦“北藩”四句寫北京作為帝都的歷史。明太祖朱元璋滅元以后,改元大都為北平,封四子朱棣為燕王居此,后朱棣以“靖難”為名興兵,從其侄兒建文帝手中奪取了帝位,故云“北藩本鎮故元都,西山自擁興王氣”。朱棣原是被封于北方的藩王,故稱“北藩”。西山,即北京西山。朱棣以北京為根據地發動戰爭,故言“九衢塵起暗連云”。九衢,縱橫交錯的繁華街道,代指北京。“辰極星移北斗邊”是說朱棣將京城由南京遷到北京。辰極,北斗星,舊時喻指帝王,《晉書·天文志》:“斗為人君之象,號令之主也。”句中“北斗”指斗宿。中國古代天文學把周天黃道(太陽和月亮所經天區)的恒星分為二十八個星座,稱“二十八宿”,斗宿為北方玄武七宿之首,代表北方。朱棣攻取南京即帝位后,升北平為北京,以為帝都。⑧溝洫(xu):溝渠。斥鹵:鹽堿地。⑨渟(ting)泓:水深而靜。丹棱治:水池名,舊址在北京海淀北。⑩陂陀:傾斜不平貌,此指起伏不大的山嶺。暢春園:清代皇家苑林,清康熙時就明代李偉的清華園改建而成,為康熙、乾隆治事游憩之所,故址在今西直門外、圓明園遺址以南。蜺旌:繪有彩飾的旗幟。鳳蓋:飾有鳳凰圖案的傘蓋,皇帝儀仗的一種。甕山湖:即今頤和園之昆明湖。頤和園萬壽山原名甕山,山南之湖因名甕山湖,至乾隆時修清漪園始改稱昆明湖。圓明殿:在圓明園主殿正大光明殿北,正大光明殿建成以前為圓明園主殿,懸有康熙書“圓明”二字扁額。圓明園在康熙時為皇四子胤禛的賜園,胤禛后來即位(雍正帝),故稱其為“潛龍”。喬松:高大的松樹。軒堂四十:指圓明園中的四十景。清乾隆間宮廷畫家沈源、唐岱繪有《圓明園四十景圖》,現存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。亞風:使樹木偃俯之風。杜甫《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》之二:“舟人漁子入浦溆,山木盡亞洪濤風。”甘泉:甘泉宮。本為秦宮,漢武帝時擴建,以接見諸侯王和外國客人,夏日也作避暑之處。故址在今陜西淳化西北甘泉山。蹕(bi):帝王的車駕。長楊:即長楊宮。本為秦舊宮,漢修飾之,故址在今陜西周至縣東南。弢(tao):同“韜”,弓袋。純皇:清帝乾隆,“純皇”是其謚號。纘業:繼承先業。行所:皇帝離開皇宮所居之處。四園:圓明園由圓明、綺春、長春三園構成,合暢春園(在圓明園南),合稱“四園”。寫放:摹寫。雙鏡:圓明園內有前湖、后湖,故稱“雙鏡”。乾隆帝南巡,令人繪制江南著名風景區與園林畫圖,歸來后按圖于圓明園內仿造,稱“移天縮地”。“當時”兩句婉諷清帝未能效法前代圣主,只考慮將圓明園建得宏麗華美供自己享樂,不計算浩繁的費用。靈囿,西周時的帝王苑林,傳說周文王建靈囿,與民同樂。露臺,據說漢文帝欲造露臺,聞知須費百金,惜而不造。殷勤:勤勤懇懇。毋佚:不要貪圖安逸。箴驕念:規誡驕奢的念頭。秋狝(xian):秋天出獵。木蘭:木蘭圍場,在今河北省圍場縣。清朝皇帝每年秋天率王公大臣到木蘭圍場圍獵習武,稱“木蘭秋狝”,道光時始罷。傳離坎:指嘉慶時八卦教徒攻打皇宮事。離、坎,皆為“八卦”卦名。吏治陵遲:指官吏腐敗。困痛(pu):窮困疲憊。此句指外國侵略者由海路而來。計吏:此指掌管賦稅、財政的官員。轉輸:財物的周轉輸入,此指國家財政。厝(cuo)火:安放火種。然:同“燃”。此句指太平軍起義事。阿房,秦始皇所建宮苑,規模宏大,后被項羽義軍所焚。探丸:《漢書·酷吏傳》記長安少年聚議殺官吏,相約摸取彈丸,“得赤丸者斫武吏,得黑丸者斫文吏”。后以“探丸”喻殺人復仇。此指太平軍誅殺清廷之貪宮污吏。先帝:指清文宗咸豐。三臣:指勝保、曾國藩、袁甲三。視師:統帥軍隊。“宣室”兩句記咸豐事。咸豐九年(1859)冬,咸豐帝郊宿于齋宮,因內憂外患,至夜失聲痛哭。侍臣以賈誼宣室應對事勸慰。宣室,漢未央宮中殿名,為皇帝齋戒處。漢文帝曾于宣室召見名臣賈誼,向他詢問鬼神之事。遺黎,劫后幸存的百姓。(38)輦路:皇帝車駕行走的道路。(39)“玉女”兩句寫咸豐帝不理朝政,荒淫享樂。投壺,古代的一種游戲。(40)玄冬:冬天。《漢書·楊雄傳上》:“玄冬季月,天地隆烈。”顏師古注:“北方色黑,故曰玄冬。”(41)四春:據說咸豐帝寵愛武陵春、杏花春、牡丹春、海棠春四位美女,將她們安置于圓明園內,稱“四春之寵”。鳳輦:皇帝的車駕。(42)道銅魚:道上走著供奉皇帝的高級官員。銅魚:銅制的魚形符印,古代官員用以證明身份和征調兵將的憑證。《隋書·高祖紀下》:“丁亥,制京官五品以上,佩銅魚符。”唐制,太守交接皆合銅魚為信,后周顯德六年廢,后世仍以“銅魚”、“銅魚符”作為州郡長官或官職的代稱。此泛指有相當品階的官員。(43)內裝:宮女的打扮。崔家髻:謂《西廂記》中崔鶯鶯的發式。(44)此句言咸豐皇后慈安勸諫咸豐帝一事。姜后珥,《列女傳·周宣姜后》載姜后脫簪珥以諫周宣王事。珥,女子的耳飾。(45)玉路:帝王車輦經過的道路。車轂:車輪。(46)殘鐙:將滅的燈,喻指國家。鐙同“燈”。(47)此句言咸豐帝之死。鼎湖,傳說中黃帝乘龍升天處。(48)此句言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。(49)玉泉:北京名泉,在京西玉泉山。昆明:頤和園之昆明湖。(50)此句化用“銅駝荊棘”典故。《晉書·索靖傳》記索靖有先識遠量,知天下將亂,指洛陽宮門銅駝(銅制的駱駝)嘆曰:“會見汝在荊棘中耳!”后因以“銅駝荊棘”形容國破家亡的離黍之感。銅犀,銅制的犀牛,與銅駝一樣,多置于宮殿之前。(51)青芝岫:圓明園中的怪石,因色青而潤,故名。(52)繡漪橋:圓明園中橋名,在綺春園,傍有繡漪軒。(53)“何人”六句以老監所歷今昔變化寫圓明園的衰敗。老監,指當時一個姓董的老太監,此人自道光初即入侍園中。福園,即福海,是圓明園內最大的水面。綴,隨從。朝班,朝見皇帝的行列。至尊,皇帝。喧闐(tian):喧嘩熱鬧。金閨客,指朝廷官員。金門,金馬門,代指朝廷。(54)賢良門:圓明園正中宮庭區,進大宮門后第一道殿門,懸“出入賢良”扁額。(55)光明殿:即正大光明殿,圓明園正殿。(56)清輝堂:即清暉閣,位于正大光明殿北,“九州清晏”西南,臨前湖。(57)前湖:位于正大光明殿北壽山后。(58)徐樹鈞為本詩所作序記云:“園宮未焚前一歲,妖言傳上坐寢殿,見白須老翁自稱園神,請辭而去,上夢中加神二品階,明日至祠,諭祠之,未一祺而園毀。”⑦圓明園有奉佛之寺廟建筑多處,其中以“月地云居”最著,皆焚于火。舍衛,古印度國名、城名,傳說給孤獨長者曾于此建祇園精舍以奉佛,故稱“佛國”。此以舍衛喻指圓明園中的佛教建筑。60蒲稗:蒲草和稗草兩種水草。61“開云鏤月”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,在“九州清晏”東。開云鏤月臺又名牡丹臺,四周植牡丹。62太平三圣:乾隆少時曾與康熙、雍正同在開云鏤月臺觀賞牡丹,封建時代被視為“太平盛世”的象征,故云“太平三圣”。63平湖:即“平湖秋月”,圓明園福海景區風景點之一,位于福海北,模仿杭州“平湖秋月”構筑。64銀鉤:優美剛勁的書法。倒薤:倒薤書,篆書的一體。此句言軒亭上皇帝御書的碑刻。65金梯:建筑華麗的階梯。晉郭璞《游仙詩》:“翹首攀金梯。”度蓮花:指女子的腳步。語出《南史·齊東昏侯紀》:“鑿金為蓮花,以貼地,令潘妃行其上,曰此步步生蓮花也。”66贏黛:即螺黛,古代女子畫眉用的一種青黑色的礦物顏料。67“當時”兩句寫咸豐帝于公元1860年9月22日圓明園被焚20天前出逃熱河之事。倉卒,同“倉猝”。直:承直。68“蘆笳”兩句寫咸豐出逃途中事。據載,咸豐皇帝逃出北京后,“道路初無供帳,途出密云,御食豆乳麥粥而已。”蘆笳,以蘆管制成的樂器,清代兵營巡哨用之。熱河,今河北承德,有清帝離宮。69上東門:古代洛陽城門,此代指北京城門。胡雛:胡兒,此代指外國兵士。70“敵兵”兩句暗寫圓明園被焚事。爇(ruo),點燃。雍門,春秋時齊都的西門。荻(di),草名,似蘆。《左傳·襄公十八年》,敵軍攻齊,“伐雍門之荻”。驪山,在今陜西臨潼城南,秦阿房宮所依之山,阿房宮為項羽焚毀。71“應憐”兩句記圓明園管園大臣文豐事。據徐樹鈞《詩序》,英法聯軍至圓明園,“管園大臣文豐當門止之。夷兵已去,文都統知奸民當起,環問守衛禁軍,一無在者,索馬還內,投福海死。”蓬島,即“蓬萊瑤臺”,福海湖心島,文豐投湖處。靈均,戰國屈原字靈均,屈原自沉汨羅江而死。72丹城紫禁:指紫禁城。73江燕巢林木:《資治通鑒》:“宋元嘉二十八年,魏破宋六州,所過赤地,春燕歸,巢于林木。”此以歸燕失巢喻圓明園被焚。74中興:復興。75同治初,御史德泰提奏復修圓明園,受到諸大臣指責,請旨謫戍,未行而德泰提病卒。76此句諷喻皇室奢靡不止。同治八、九年,為準備同治帝立后,花費白銀逾千萬兩,“結彩宮門,至十余萬。”中官,宦官。錦紈,各種絲綢織品,“錦”是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,“紈”是白色細絹。(77)鴛文龍爪:織品上的各種花紋。文同“紋”。(78)西湖:頤和園中的昆明湖。(79)郇瑕:古國名,故地在今山西解州附近,以土地貧瘠聞名。(80)武清:明代武清侯李偉,暢春園前身是其私園清華園。(81)鶯柳斗宮花:指奢靡荒淫的宮廷生活。(82)“詞臣”兩句慨嘆無法改變最高統治者追求享樂的行為。詞臣,文學侍從之臣。詎,豈。論都賦,指東漢班固的《兩都賦》。東漢建都洛陽,許多人仍希望像西漢一樣復都長安,班固因作《兩都賦》,假托西都賓向東都主人夸說長安的關山之險、宮苑之大、物產之盛,東都主人則批評其不知光武帝遷都洛邑、中興漢室的功勞,最后歸于節儉,“以折西賓淫侈之論”。輅(lü),車轅上用來挽車的橫木。幸雒車,指帝王游幸的車輛。雒同“洛”,洛陽。(83)相如: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。上林頌:即《上林賦》,內容主要夸飾天子上林苑的富貴壯麗及天子射獵時的盛況,最后以漢天子翻然悔悟,覺醒到“此大奢侈”,“乃解酒罷獵”作結。
上一篇:(清)王士禛《碧云寺》詠北京香山詩詞
下一篇:(唐)陳子昂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》詠北京薊門詩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