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明)李夢陽《香山寺》詠[北京]·香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
(明)李夢陽
萬山突而止①,兩崖南北抱。
鑿翠置殿榭②,級石上穹昊③。
高卑各稱妙④,曲盡結構巧。
有泉如線縷, 盤轉出松杪⑤。
嗜奇忘登頓⑥,緣危肆探討⑦。
險絕逼斗牛⑧,蕭颯若風島⑨。
夜宿來青軒⑩,天色碧可掃。
湖沙靜莽莽,海月白皓皓。
想當邦邑初,此地只蒿草。
綺麗仡誰鑿,巖壑云相裊。
但看全盛時, 民力為茲槁。
【題解】香山是西山山嶺之一,位于海淀區,距市中心約20公里。其山亂峰扶翠、重巖疊嶂、嵐光蕩秀、泉水迸流,尤其是秋至丹楓滿山,如火如荼,歷來是北京主要風景游覽區之一。金、元、明、清歷代帝王皆在香山營建寺觀及離宮別院,現尚保留不少名勝。香山寺原為“香山諸寺之首”,后并入乾隆靜宜院,清末遭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毀壞,遺址尚存。此詩描繪了香山寺建筑的精巧和周圍景色之優美,也表示了對勞民建寺的不滿。
【作者】
李夢陽(1473—1530),明文學家。字天賜,又字獻吉,號空同子,慶陽(今屬甘肅)人。曾任戶部郎中,因謀除宦官劉瑾,兩次下獄,后起為江西提學副使。詩文與何景明齊名,列“前七子”之首,其文學主張強調真情,倡導復古,主張“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”,反對虛浮的臺閣體,有《空同集》。
【注釋】
①突:拔起,突兀。②鑿翠:謂劈開山崖。③級石:鑿出石階。穹昊:即“昊穹”,天,天空。④高卑:高低。⑤松杪(miao):松樹梢頭。⑥登頓:上下,行止。⑦緣危:此謂沿著高聳險峻的山崖攀登。⑧斗牛:星名,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。⑨蕭颯:同“蕭瑟”,風聲。⑩來青軒:位于香山寺東。莽莽:長遠無際貌。邦邑:指北京。仡(yi):同“倚”,靠。裊:繚繞。茲:此。槁(gao):干枯。
上一篇:(明)董越《游釣魚臺》詠北京釣魚臺詩詞
下一篇:(明)徐渭《來青軒》詠北京香山詩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