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清)程可則《臥佛寺》詠[北京]·十方普覺寺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
(清)程可則
新月出松間, 尋僧叩竹關①。
偶然同古佛, 一夕臥空山。
風定泉聲細②, 天晴鳥語閑。
津梁知己倦③, 予亦謝躋攀④。
【題解】臥佛寺即十方普覺寺,坐落于海淀區壽安山南麓,因寺內有銅質臥佛造像,故名。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,歷代不斷擴建。臥佛為元代鑄造,右手支頤,左臂直伸,造型渾樸精致。此詩寫臥佛寺之清幽,以臥佛為疲于津梁普渡,饒有情趣。
【作者】
程可則(1624—1673),清詩人。字周量,一字彥揆,號湟溱,南海(今屬廣東)人。順治九年(1652)會試第一,歷戶部主事、兵部郎中、桂林知府。詩文當時與王士禛、汪琬齊名,有《海日堂集》。
【注釋】
①竹關:竹門。關,本指門閂,代指門。②泉聲:據《長安客話》,臥佛寺門西有石盤,“石盤下有小竇出泉,淙淙琤琤,下擊石底,聽之泠然。”③此句謂臥佛因普渡眾生倦而偃臥。《世說新語》記東晉庾亮入寺見臥佛曰:“此子疲于津梁。”津粱,本意指渡口和橋梁,比喻引導事物達到目的的方法、手段、工具等。佛教宣傳佛法可以引渡眾生脫離苦海,故稱之為“津梁”。④躋攀:攀登。
上一篇:(清)魏坤《念奴嬌·登黑窯廠》詠北京陶然亭詩詞
下一篇:(元)鮮于必仁《雙調折桂令·玉泉垂虹》詠北京玉泉山詩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