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詞典故·楚山迷璧
【出典】 見“卞和泣”條。
【釋義】 春秋時楚人卞和先后兩次獻璞玉于兩代楚王,都被認為是欺君而刖去兩足。直至新君繼位,卞和抱璞在楚山之下哭了三天三夜,才引起新王注意,理其璞而得稀世之璧。后因作為懷才不遇的典故,或作為執著于某物而不肯舍棄的典故。
【例句】 嘆自古,燕市濫寶,楚山迷璧。(魏了翁《滿江紅·即席次韻宋權縣彝約客》2392)這里借卞和事喻指古來人們都迷戀財寶,看不破世道。
詩詞典故·楚山迷璧
【出典】 見“卞和泣”條。
【釋義】 春秋時楚人卞和先后兩次獻璞玉于兩代楚王,都被認為是欺君而刖去兩足。直至新君繼位,卞和抱璞在楚山之下哭了三天三夜,才引起新王注意,理其璞而得稀世之璧。后因作為懷才不遇的典故,或作為執著于某物而不肯舍棄的典故。
【例句】 嘆自古,燕市濫寶,楚山迷璧。(魏了翁《滿江紅·即席次韻宋權縣彝約客》2392)這里借卞和事喻指古來人們都迷戀財寶,看不破世道。
上一篇:典故《楚尾》什么意思|出處|釋義|例句|用典
下一篇:典故《楚歌》什么意思|出處|釋義|例句|用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