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詞典故·貂蟬
【出典】 《漢書》卷三六《楚元王傳》附《劉向傳》劉向上封事:“今王氏一姓,乘朱輪華轂者二十三人,青紫貂蟬充盈幄內(nèi),魚鱗左右。”參見“七葉貂蟬”條。
【釋義】 漢代侍中、中常侍等顯官,其冠飾有蟬文、貂尾。宋代顯官朝會時冠上也以貂尾與蟬羽為飾。宋詞中常以“貂蟬”作為詠達官顯宦的典故。
【例句】 ①向清時、便告老,盡取貂蟬輕棄。(晁端禮《上林春》[霖雨成功]420)這里用“棄貂蟬”喻指詞中所詠的那位宰臣告老辭官。②箬笠青蓑,未減貂蟬貴。(蘇庠《點絳唇》[冰勒輕飔] 658)這里以漁父的箬笠青蓑與達官的貂蟬對比,表示輕視功名而熱心隱居生活。③憑寄語,京華舊侶,幅巾莫換貂蟬。(陸游《漢宮春·張園賞海棠作,園故蜀燕王宮也》1587)這里表達了鄙棄達官貴人的清高之意。④誰道做神仙,戴貂蟬。(張镃《昭君怨·游池》2128)這里用“貂蟬”代指達宮顯宦。⑤擁貂蟬爭出,千官鱗集;貔貅不斷,萬騎云從。(劉過《沁園春·御閱還上郭殿帥》2142)這里用“貂蟬爭出”形容皇帝閱兵時眾官陪同的場面。⑥看貂蟬、綠鬢本天人,真難老。(劉過《滿江紅·壽》2148)這里用“貂蟬綠鬢”稱頌詞中所壽的那位官員正當(dāng)盛年就身居顯職。⑦問紫巖去后漢公卿,不知幾貂蟬。(劉過《八聲甘州·送湖北招撫吳獵》2155)這里感嘆紫巖(張浚)離朝之后,又有若干人當(dāng)過了高官。⑧渾休問,但回班千歲,貂蟬成譜。(程珌《喜遷鶯·壽薛尚書》2295)這里用“貂蟬”代指朝中的高官。⑨到得扶他迂叟出,算貂蟬、未抵深衣帽。(劉克莊《賀新郎》[人老難重少]2632)這里以“貂蟬”與“深衣”對舉,說明人老了,與其做高官,不如居家靜養(yǎng)。⑩為報中朝,如今老子,肯把貂蟬,換取松菊。(李曾伯《醉蓬萊·戊子為親庭壽,時方出蜀》2787)這里用“貂蟬換松菊”喻示辭去高官隱居林下之意。
上一篇:宋詞典故《謝娘》什么意思|出處|釋義|例句|用典
下一篇:宋詞典故《貂裘敝》什么意思|出處|釋義|例句|用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