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二郎神》詞牌|格律|詞趣|詞譜|詞例
【詞律·詞趣】
本格原為唐教坊曲名,后用為詞牌。此調始于柳永詞。雙片一百零四字。全詞同韻,仄韻,韻字可上聲、可去聲。上片第三句、第八句,下片第四句首字為領字。韻段內可撤句造句,但須保持其字數不變。另有一百字、一百零三字、一百零五字等多體,且句式略不同,見柳永、呂謂老、曹勛、張孝祥等詞。一百零五字體又名《轉調二郎神》 《十二郎》。“二郎神”,中國古典名著《西游記》 《封神演義》 以及戲劇《寶蓮燈》 等文學故事中人物。神力無比,威猛善戰。一說乃華山圣母之兄“三圣母”; 一說姓楊名戩,住灌口 (今成都都江堰),為郡守李冰之次子; 一說即李冰。
上片(十句)
下片(十一句)
【詞人·詞例】
南宋 湯恢 (生卒年不詳),字充之,號西邨,眉山 (今四川眉山) 人。
注: 一、本詞例押東部 “聲” 韻。其中,“凝” 在古韻中與 “醒” 同韻,而“醒”在現代韻中屬“聲”韻。
二、帔:音“pèi”。古代披肩。
上一篇:《丹鳳吟》詞牌|格律|詞趣|詞譜|詞例
下一篇:《傳言玉女》詞牌|格律|詞趣|詞譜|詞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