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得天下治,只在用人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【名句】要得①天下治,只②在用人。
【注釋】①要得:要想。②只:僅僅。
【釋義】要想使天下大治,僅僅在于用人得當。
【點評】用人得當,就可以使國家強盛。
參考文獻
高拱《本語》
猜你喜歡
- 《不稼不穡,胡取禾三百廛兮?不狩不獵,胡瞻爾庭有縣貆兮?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- 勞其形者長年,安其樂者短命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- 《人間奇絕,只有梅花枝上雪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- 《人才與國相終始,千古興亡鑒青史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- 魏晉南北朝名言名句·鮑照名言大全
- 《必用間,乃能先知敵情;必用間,乃能離散敵眾也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干天下大事,非氣不濟。然氣欲藏不欲露,欲抑不欲揚。掀天揭地事業,不動聲色,不驚耳目,做得停停妥妥,此為第一妙手,便是入神。譬之天地,當春夏之時,發育萬物,何等盛大流行之氣,然視之不見,聽之不聞,豈無風雨雷霆,亦只時發間出,不顯匠作萬物之跡,這才是化工。
- 《鳳兮鳳兮,固是一鳳.》是什么意思,出處是出自哪里?
- 《揚桴兮拊鼓,疏緩節兮安歌,陳竽瑟兮浩倡.》原詩出處,譯文,注釋
- 《八月高秋晚,涼風正蕭瑟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- 《君子欲利而不為非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《五更惆悵回孤枕,猶自殘燈照落花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- 兩精、兩備、兩勇、兩智、兩愚、兩意,則多寡強弱在所必較。以精乘雜,以備乘疏,以勇乘怯,以智乘愚,以有余乘不足,以有意乘不意,以決乘二三;以合德乘離心,以銳乘疲,以慎乘怠,則多寡強弱非所論矣。故戰之勝負無他,得其所乘與為人所乘,其得失不啻百也。實精也,而示之以雜;實備也,而示之以疏;實勇也,而示之以怯;實智也,而示之以愚;實有余也,而示之以不足;實有意也,而示之以不意;實有決也,而示之以二三;實合德
- 別人的錯誤不揪住不放
- 《屈己以富貴,不若抗志以貧賤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一人之身,而責之以百官之所能備,宜其人才之難為也
- 予其懲,而毖后患
- 《不敢妄為些子事,只因曾讀數行書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- 《上下相孚,才德稱位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關于《豺狼》見解、觀點和看法
- 《所謂治國必先齊家者,其家不可教,而...
- 法令行則國治,法令弛則國亂。|什么意...
- 夫治世不得真賢,譬猶治疾不得真藥也...
- 制國有常,利民為本;從政有經,令行為...
- 法正則民愨,罪當則民從。|什么意思|...
- 法令者,治之具,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。...
- 得人者興,失人者崩。|什么意思|大意|...
- 不奪民時,不妨民力,則百姓富。|什么...
- 國家之敗,由官邪也。官之失德,寵賂章...
- 任賢勿貳,去邪勿疑。|什么意思|大意|...
- 《所謂治國必先齊家者,其家不可教,而能教人者,無之.故君子不出家,而成教于國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《心正而后修身,身修而后家齊,家齊而后國,國治而后天下平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《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《蓄疑敗謀,怠忽荒政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《為善不同,同歸于治;為惡不同,同歸于亂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《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《民無信不立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《道之以政、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;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《聞有國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貧而患不安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《與治同道,罔不興;與亂同事,罔不亡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上一篇:財之不豐,兵之不強,吏之不擇,此三者存亡之所從出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下一篇:治國以教化為先,教化以學校為本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