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人之善,忘人之過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【名句】記人之善①,忘人之過②。
【注釋】①善:好處。②過:過失。
【釋義】要記住別人的好處,忘記別人的過失。
【點評】只有這樣才能與人和睦相處。
參考文獻
《三國志·蜀書·秦宓傳》裴松之注引《益部耆舊傳》
猜你喜歡
- 《就身了身 以物付物》原文|譯文|文言文翻譯
- 《平林漠漠煙如織,寒山一帶傷心碧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- 關于《恥辱》見解、觀點和看法
- 《百葉桃花樹紅,紅樹、紅樹,燕語鶯啼日暮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- 而今士大夫聚首時,只問我輩奔奔忙忙、熬熬煎煎,是為天下國家,欲濟世安民乎?是為身家妻子,欲位高金多乎?世之治亂,民之死生,國之安危,只于這兩個念頭定了。嗟夫!吾輩日多而世益苦,吾輩日貴而民日窮,世何貴于有吾輩哉!
- 《人知其一,莫知其他。》是什么意思|譯文|出處
- 《夫功成制禮,治定作樂.禮樂者,行化之大者也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- 《狐死歸首丘,故鄉安可忘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- 《月初圓忽被陰云,花正發頻遭驟雨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- 多心招禍,少事為福
- 《人誰不死?死國,忠義之大者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處世名言·菜根譚—明洪應明《多心為禍·少事為福》原文|譯文|賞析
- 《名須立而戒浮,志欲高而勿妄.庭以內悃(kun捆)愊無華,庭以外卑謙自牧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- 《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間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- 《椎牛而祭墓,不如雞豚之逮親存也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《秋風不相待,先至洛陽城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- 《年年戰骨埋荒外,空見蒲桃入漢家》什么意思|全詩|出處|賞析
- 關于《花》見解句子、觀點和看法
- 《理愈辯而愈明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- 關于友誼的名人名言名句大全
- 夫忠孝之于人,如衣與食,不可斯須離也...
- 慈父之愛子,非為報也。|什么意思|大...
- 弗愛弗利,親子叛父。|什么意思|大意|...
- 遺子黃金滿籝,不如一經。|什么意思|...
- 己善,亦樂人之善也;己能,亦樂人之能...
- 身體發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...
- 父有爭子,則身不陷于不義。|什么意思...
- 愛親者,不敢惡于人;敬親者,不敢慢于...
- 孝衰于妻子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...
- 人莫知其子之惡,莫知其苗之碩。|什么...
- 夫忠孝之于人,如衣與食,不可斯須離也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- 人皆因祿富,我獨以官貧,所遺子孫在于清白耳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- 詩書勤乃有,不勤腹空虛,欲知學之力,賢愚同一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- 好議論人長短,妄是非正法,此吾所大惡也,寧死不愿聞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- 有輕論人惡者,及見貴勝則敬重之,見貧賤則慢易之,此人行之大失,立身之大病也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- 古人行善者,非名之務,非人之為,心自甘之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- 夫酒者所以祀鬼神、養病老冠昏之禮,非酒不成;賓主之歡,非酒不接。無容沈湎過度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- 勿弄刀筆,譏玩朋僚,若犯要司,敗不旋踵;若輕同類,怨豈在明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- 言思乃出,行思乃動,勿輒有毀譽,勿輕論得失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- 身名美惡,豈不大哉,可不慎歟?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上一篇:陷人于危,必同其難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下一篇:游子久不歸,不識陌與阡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