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口無非義之言,身無非義之行,心無非義之念,斯所謂無口過,無身過,無心過也。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句子出處:清·張伯行《困學錄集粹》卷三,謹言慎行類名言句子
嘴里不說不合乎道義的話語,自身不做不合乎道義的事情,心里不生不合乎道義的念頭,這就是所謂沒有口頭上的過錯, 沒有身體上的過錯, 沒有內心上的過錯。
《口無非義之言,身無非義之行,心無非義之念,斯所謂無口過,無身過,無心過也。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句子出處:清·張伯行《困學錄集粹》卷三,謹言慎行類名言句子
嘴里不說不合乎道義的話語,自身不做不合乎道義的事情,心里不生不合乎道義的念頭,這就是所謂沒有口頭上的過錯, 沒有身體上的過錯, 沒有內心上的過錯。
上一篇:《有其言,無其行,君子恥之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下一篇:《言語必謹:致詳審,重然諾,肅聲氣,毋輕毋誕,毋戲謔喧嘩,毋及鄉里人物長短,及市井鄙俚無益之談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