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學者有所聞,而不著乎心,不見(現)乎行,則其所聞固自他人之言耳,于已何與焉?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句子出處:《二程集·論學篇》,躬行實踐類名言句子
學者對于所聽到的,而不能夠記在心里,不能表現在行動上,那么所聽到的仍然是他人的言語, 對于自己有什么相干呢?
《學者有所聞,而不著乎心,不見(現)乎行,則其所聞固自他人之言耳,于已何與焉?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句子出處:《二程集·論學篇》,躬行實踐類名言句子
學者對于所聽到的,而不能夠記在心里,不能表現在行動上,那么所聽到的仍然是他人的言語, 對于自己有什么相干呢?
上一篇:《既學而先有以功業為意者,于學便相害;既有意必穿鑿,創意作起事也.德未成而先以事業為事,是代大匠斲(zhuo琢)希不傷手也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下一篇:《學者好為高論,猶貧人談金:辨其體色,權其輕重,商其貴賤,其言未必非也,然終不如富人之有金,未嘗自言金之美也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