屋
“屋”是會意字。甲骨文從尸(房屋),從廠(山崖),從至,會在屋內止息之意。小篆從尸,從至,會人來這居住之意。隸變后楷書寫作“屋”。
《說文·尸部》:“屋,居也。從尸;尸,所主也。一曰:尸,象屋形。從至;至,所至止。室、屋皆從至。”(屋,人們居處的地方。從尸;尸,表示人為屋主。另一說,尸像屋子的樣子。從至;至,表示到了應該休止的地方。“室”、“屋”都從至。)
“屋”的本義為古代半地穴式住室建筑的頂部覆蓋物。如《淮南子·主術訓》:“是故十圍之木,持千鈞之屋。”泛指房頂。如成語“高屋建瓴”,意思是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往下傾倒。比喻居高臨下,不可阻遏。
后泛指房舍、房屋。
上一篇:《尤》字義,《尤》字的字形演變,小篆隸書楷書寫法《尤》
下一篇:《屏》字義,《屏》字的字形演變,小篆隸書楷書寫法《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