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
“豆”是象形字。甲骨文像古代高足食器。金文的形體與甲骨文相似,其上部多了一橫,表示器中裝有東西。小篆承接金文。隸變后楷書寫作“豆”。
《說文·豆部》:“豆,古食肉器也。從口,象形。凡豆之屬皆從豆。”(豆,古代吃肉盛用的器皿。從口,象形。大凡豆的部屬都從豆。)
“豆”的本義為一種盛肉的容器。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一簞食,一豆羹,得之則生,弗得則死。”引申為一種容量單位。又轉化為重量單位,一豆相當于一兩的一百四十四分之一。
戰國以后,豆從盛肉的器具逐漸轉變成為祭祀的器具。漢代以后,“豆”就用來表示農作物中的大豆了。
上一篇:《谷》字義,《谷》字的字形演變,小篆隸書楷書寫法《谷》
下一篇:《豚》字義,《豚》字的字形演變,小篆隸書楷書寫法《豚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