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
“都”是形聲字。金文從邑,者聲。隸變后楷書寫作“都”。
《說(shuō)文·邑部》:“都,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。從邑,者聲。”(都,有已故君王的舊宗廟的城邑叫都。從邑,者聲。)
“都”的本義為大城市,讀作dū。如“通都大邑”、“都市”。又特指有先王宗廟的城邑。如《左傳·莊公二十八年》:“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,無(wú)曰邑。”
又特指邦國(guó)的都城。如諸葛亮《出師表》:“興復(fù)漢室,還于舊都。”
讀作dōu,用作副詞,指全部,還用來(lái)加強(qiáng)語(yǔ)氣。如:“今天天氣真怪,中午比早晨都冷。”
還表示已經(jīng)。如“茶都涼了”。
上一篇:《郵》字義,《郵》字的字形演變,小篆隸書楷書寫法《郵》
下一篇:《酬》字義,《酬》字的字形演變,小篆隸書楷書寫法《酬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