殳
“殳”是會意字。金文上部是手持一支武器的形象。小篆的形體與金文大致相同。隸變后楷書寫作“殳”。
《說文·殳部》:“殳,以杸殊人也。《禮》:‘殳以積竹,八觚,長丈二尺,建于兵車,車旅賁以先驅。’從又,幾聲。凡殳之屬皆從殳。”(殳,用杸隔離人。《周禮》說:‘殳用積竹制成,八條棱,長一丈二尺,樹立在兵車上,車上的先鋒隊拿著它在前面馳驅。’從又,幾聲。大凡殳的部屬都從殳。)
“殳”的本義為一種武器,主要是撞擊時用的,用竹子制成,長一丈二尺,頭是棱形的,非常尖銳。
“殳”是部首字。凡由“殳”組成的字往往與打、殺、撞擊、打壞等意思有關。如“毆”、“殺”、“毀”。
上一篇:《武》字義,《武》字的字形演變,小篆隸書楷書寫法《武》
下一篇:《母》字義,《母》字的字形演變,小篆隸書楷書寫法《母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