曇

“曇”是會意字。小篆從日,從雲,會云氣密布遮住太陽之意。隸變后楷書寫作“曇”。漢字簡化后寫作“曇”。
《說文·日部》:“曇,云布也。從日、雲會意。”(曇,云氣密布。由日、雲會意。)
“曇”的本義為云氣密布。如陸云《愁霖賦》:“云曇曇而疊結兮,雨淫淫而未散。”也指密布的云氣。如楊慎《雨后見月》:“雨氣斂青靄,月華揚彩曇。”
用作譯音,多見于佛經。如“曇摩”,表示法、佛法。
“曇花”,是一種仙人掌科多年生直立狀草本植物,夜間開放,花朵極美,但數小時后就會凋謝。故有“曇花一現”的說法,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現了一下,很快就消失了。
上一篇:《昏》字義,《昏》字的字形演變,小篆隸書楷書寫法《昏》
下一篇:《曰》字義,《曰》字的字形演變,小篆隸書楷書寫法《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