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寶

“寶”是會(huì)意字。甲骨文從宀(房屋),從貝(貨幣),從王(玉),會(huì)房中有珍寶之意。金文又在甲骨文的基礎(chǔ)上增加了“缶”(器皿,亦為古人所重)。小篆承接金文,并整齊化。隸變后楷書寫作“寳”。漢字簡化后寫作“寶”。
《說文·宀部》:“寶,珍也。從宀,從王,從貝,缶聲。”(寳,珍寶。由宀、由玉、由貝會(huì)意,缶聲。)
“寶”的本義為珍貴的東西。如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和氏璧天下人所共傳寶也。”
又表示珍愛、珍視、珍藏。如《韓非子·解老》:“吾有三寶,持而寶之。”這里的第一個(gè)“寶”是寶貝義,第二個(gè)“寶”是將其當(dāng)作珍寶的意思。
舊時(shí)“寶”也用作稱別人的家眷、鋪?zhàn)拥鹊木崔o。如“寶眷”、“寶號(hào)”。
上一篇:《安》字義,《安》字的字形演變,說文解字《安》
下一篇:《賓》字義,《賓》字的字形演變,說文解字《賓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