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世紀的新工廠
70年來,機器部件制造業一直是一個粗放的產業。現在,三位新英格蘭發明家卻建成了一個只有箱子那么大的工廠,這一產業已今非昔比了。
如果你到西黎巴嫩去走一遭的話,你會感到經營機器制造業的方法從此將完全改弦易轍。
在城市邊線一座不起眼的工業建筑物內,放著一部只有約三個抽屜的檔案柜一般大小的機器。給它喂一點金屬粉末,經過一會兒的旋轉和消化,它就能吐出一個柴油機活塞或一個汽車傳動齒輪,或一個用于熱水浴缸泵的零件。
這種小型機器名叫粉末冶金壓機,對大多數機器制造商來說,它已并不新鮮。粉末壓機已存在了70年,用于沖壓卡車馬達部件以至醫療設備等許多東西。但這些機器大多是十分粗笨、發出嘎嘎鬧聲的大家伙,其體積和形狀猶如拖拉機的掛車,運轉一周至少需要200人管理。為改變產品而更換壓機工具,需要許多天。這些機器生產出的部件至多只是粗制器,應用前還需經過十多次的精加工。
由Mii技術公司三位新英格蘭發明家開發的小型粉末冶金壓機,則是一頭全然不同的“工業怪獸”。它是快速、便于移動、由電腦控制的新型機器制造業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,能搬運到需要它的任何地方,很容易重新組裝起來為任何制造商生產任何部件。其運轉的耗費之節省和產生的力量之大,都是驚人的。4個內設的計算機控制系統操縱機器人,對產品質量進行監測,并最大限度地減少機器故障。這樣,通常需要200人來運轉的機器就可減少到只需3人,而生產的效率則可提高50%,成本也可降低30%~50%。
精確捕捉腫瘤病灶
2名在阿爾卑斯山工作的美國人,產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:將兩種在醫學領域廣泛使用的掃描裝置融為一體。于是,一種新型綜合成像設備——PET/CT問世了。
計算機X線斷層顯像掃描(CT),以及能夠精確顯示腫瘤生長狀況的正電子發射X線斷層顯像設備(PET),目前已在醫學領域得到較為普遍的應用。
CT是根據人體組織對外源性X線的不同吸收程度來判斷人體組織器官的結構改變,屬于結構顯像;而PET則屬于功能代謝顯像,探測人體內物質(或藥物)代謝功能的動態變化,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。
在瑞士日內瓦大學工作的2名美國人——電機工程師羅納德·耐特和物理學家大衛·湯森德,這些年來一直在研究一種集CT和PET功能于一體的新型成像設備。
1999年10月,他們研制的PET/CT綜合成像設備通過了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(FDA)的認證,它能同時精確地顯示人體組織器官的解剖學詳情和代謝過程,以幫助醫生迅速準確地作出判斷。
2001年,這種新型綜合成像設備將被美國MSK癌中心、印第安那州立大學、愛荷華州立大學及其他一些醫療機構應用于臨床檢測。屆時,病人只需接受一次掃描,醫生就能獲得全部所需的資料。
讓照片“飛”起來
一些人在淋浴時想到新的發明,一些人在睡夢里解開了難題,而55歲的日本理光公司工程師山田先生在往返東京的通勤列車上,設計出一種新型數碼相機。
1997年,理光公司的總裁委托山田設計一種新的設備,使公司向數碼技術領域進軍。
經過冥思苦想,山田決定設計一種與眾不同的數碼相機,它不僅具有普通數碼相機的功能,而且能上網,能手寫輸入,能收發電子郵件……
2000年9月,具備這許多功能的新型數碼相機RDCi-700已經誕生了。但令它被評為本年度三大發明的,不僅僅是因為它具備了上述功能,更主要是因為它所擁有的無線網上發送能力。理光的工程師為它定制了一個軟件,使用戶能把拍好的照片與一個特定的網頁相聯系,然后將它們發送到你所指定的網站,實現了網上即時發送,開創了圖片無線傳輸的新紀元。
預計到2004年,會有超過8000萬人實現圖片無線傳送,讓自己的照片“飛”起來。
上一篇:《20世紀的五大尖端技術成果》中學生20世紀科技成就寫作素材
下一篇:《莫逆之交》中學生寫作素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