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人生旅途的急流,似乎每個人都會無所畏懼地喊出幾句所謂的“豪言壯語”,但真正敢于涉足于湍湍急流的人卻為數不多,正如花園里幾個人,面對荒蕪蕭條的花園高談闊論,結果卻是竹籃打水。
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。”幾百年前,大詩人陸游已經悟透了這個道理,行勝于言,每個人的成功不是說出來的,更不是在紙上寫出來的,豪言壯志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怎樣將這豪言壯志表現出來。去行動,去為這個目標而奮斗。蘇軾說過,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者。所以不努力怎會成功,不去行動怎么會揚志,一肚空話,一腔熱血,一紙濫語,又有何用。
正所謂萬事開頭難,空口說大話般地紙上談兵永遠是簡單的,而將理論付諸實踐則往往困難重重,但明朝的一位不起眼的地方小官卻做到了。當時正值寧王叛變,許多人措手不及,貪生怕死的瘋狂逃跑,只有一腔熱血沒有腦子的一味送死,但這位小官卻不一樣,先是判斷形式先行撤退到吉安進行征兵準備糧草,然后放出消息詐稱朝廷十幾萬大軍已經趕到,使得寧王不敢輕舉妄動。后來寧王終于發現不對勁之時,他已集結好了兵力將其一舉擊潰平定了叛亂。他便是明代第一哲學家思想家,中國心學創始人— — —王守仁!就是他首先開始倡導知行合一并發揚光大,他的心學傳人們都在今后的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足跡!
“愚公移山”這個故事,從知與行的觀點來看,愚公的愚——愚在沒有搬家,而是搬山。智叟的智——智在他確實有理由,認為這樣的搬山行為是愚蠢的。但是反過來講,最后的結論證明:愚公不愚、智叟不智。那是因為愚公聰明就聰明在行動,而智叟的愚,就表現在光是腦袋靈光、嘴皮滑溜,卻沒有行動。所以講,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、意識上的智,也不要僅僅是停留在嘴頭上的知,要把思想上、意識上、嘴頭上的智與知轉化成行動上的智。知行合一,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。
無論是歷史名人還是當代成功人士,他們的成就都來自于行動,只有行動才能改變你自己!但同時必須注意你的行為是否符合你的認知,非理性的行為是不可取的,知行合一才是關鍵!
上一篇:劉璐《眼睛 鼻子 嘴》高中作文
下一篇:陳奕璇《磨礪成就精彩人生》原創高中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