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在腳下,路在心中
王晨陽
路在哪里?
路在腳下,更在心中。-題記
每個人都有一條自己要走的路,每一天路都有不同的風景。不必刻意尋找自己的路,所謂路,是方向和目標決定的,它的長短,不在距離,在信念。
人生的路雖然漫長,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。面對人生的岔路口,你的選擇決定了你今后的道路。選擇自己心之所向,不管朝著哪個方向離開,總會面朝陽光,身后微風吹拂。浮生若夢,為歡幾何?跨過漫漫的長河,寂靜的竹林唱和清冷的月光,空氣中氤氳著悲涼的情緒。蘇軾一襲青色的衣衫迎風而立,仕途上接連不順,屢次遭貶,空有一身抱負無處施展。他沒有頹廢,他沒有沉淪于不得志的苦海。‘回首向來蕭灑處,歸去,也無風雨也無晴’,從佛教的否定人生,儒家的正視人生,道家的簡化人生,這位詩人在心靈實踐中產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觀。蘇軾面對仕途的不得志,選擇一條積極樂觀的道路,從而獲得心靈上的平靜,精神上的滿足。
一個人的人生在歷史的長河中僅是短暫的一瞬,是濺起即沒的一朵浪花。但是,對于每個人來說人生又是“路漫漫其修遠兮”是享受還是煎熬,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己對人生的態(tài)度。 路沒有對不對,只有適合不適合。只要是適合自己的路,那條路上便有最美的風景。‘面朝大海,春暖花開’是海子的選擇,這是一條詩意的路;‘你可以殺死我,但決不能打敗我’是海明威的選擇,這是一條堅強的路;‘我和誰都不爭, 和誰爭我都不屑; 我愛大自然, 其次是藝術; 我雙手烤著, 生命之火取暖; 火萎了, 我也準備走了。’是楊絳先生的選擇,這是一條淡然的路。看到這些先人前輩的選擇,人們不禁感嘆"東西古今中外總是相似的"。
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。當今世界,面對快速發(fā)展的經濟,我們應該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路?
當代中國青年的成長,離不開國家的成長。少年強,則國強,我國堅定不渝的走和平發(fā)展的道路,中華少年定當為祖國的發(fā)展助力。面對機遇與挑戰(zhàn)并存的大環(huán)境,中國青年需要做的還有很多。國際中美貿易戰(zhàn)暗潮洶涌,國內假疫苗危機重重。中國需要不一樣的中國青年,如耶魯博士秦玥飛,海外回歸,黑土麥田,解決中國貧困問題;環(huán)境大使黃鴻翔,死生一線,瀕危保護,為中國在國際上發(fā)聲。 他們選擇的人生路,拓寬了祖國的中國路。
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,適合別人的路不一定適合自己走。不辜負自己,不辜負家人,更不辜負祖國,選擇自己心之所向,讓漫漫人生路,美麗一路。
上一篇:王佳《路在心中》原創(chuàng)高中作文
下一篇:劉月琴《迷失的路,人生選擇》高中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