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間有味是清歡
蘇軾被貶黃州期間,獨游泗州南山,在南山喝著浮著雪沫乳花的小酒,品嘗清淡的山野小菜,不由自主的感嘆道:“蓼茸蒿筍試春盤,人間有味是清歡!”是啊,人世間最有味道的便是這清淡的歡愉啊!沒有世間的紛擾,只有自己獨自一人去品味人生中最有味道的清歡。
當下城市里,熙熙攘攘的人群,穿流不息的車輛,閃爍不定的霓虹燈.....整個世界都是躁動的氣息,填滿了人們空虛的內心,而內心深處是功利,金錢,和欲望。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,富甲一方的商人,重權在握的高官,知識淵博的學者.....我們整天埋頭苦干,誓死拼搏,為了成績,事業,權利,地位......于是我們整天步履匆匆,機械的做著當下的工作,生活的樂符跳動的飛快,卻毫無章法。
就這么忙碌著,忽略了人生的真正意義。忘了停一停腳步,放下那些世俗的東西,去尋找自己內心深處清淡的歡愉。
放下手中的工作,或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,或是找一個封閉的小空間,亦或是在杳無人煙的小花園的一角.....離開世俗的喧囂,避開躁動的氣氛,放下心中的欲望,一個人,安安靜靜的做一些簡單的事情。細細品一杯香茗;看那本你早想閱讀卻沒有時間看的書;懶懶地坐在靠椅上,在陽光的沐浴下,酣睡。陽光正好,歲月靜好。可以向朱自清先生說的那樣:“一個人,可以什么都想,可以什么都不想。以前要做的事,要說的事,現在都可以不理。”
像東晉的陶淵明,辭官歸隱,沒有了錦衣玉食,粗布衣服,清茶淡飯。農忙時,在南山下種豆,清晨把鋤頭扛在肩上,直到月色朦朧才伴著露水回家。這種生活是清苦的,然而正是在這里,他寫出了膾炙人口的好文章,《桃花源記》,《五柳先生傳》,《歸去來兮詞》這些文章也是他清歡生活的寫照。沒有官場的爾虞我詐,只有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的閑適,“曖曖遠人村,依依墟里煙”的朦朧,“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無違”的真實。在鄉野之間,是他人生最有味道的時刻。
如果我們僅像在當下那樣生活,當我們做當生命的盡頭回看漫漫人生路的時候,也許會覺得空虛,或者索然無味吧。美國哈佛大學的一位畢業生梭羅,放棄城里的工作,來到遠離鬧市的瓦爾登湖畔,獨自生活,他充裕的時間來思考自然,思考自己,思考那些在繁華都市中無從想象的東西,他說:“我要活的深刻,把生命的精華吸個夠,要堅毅的生活,擺脫所有沒有生命力的人和事.....這樣,當我死時,才不會發現,我沒有活過。”
我們在人生中,要能品味到山野小菜的獨特之味,領悟荷塘詩意的月色,收獲一份世俗之外的高雅,要是自己的人生充實起來,能夠內心豐盈明朗,獨品清歡!
上一篇:孫金壇《人生路》高中作文
下一篇:劉佳欣《以和為貴 共筑安康之路》原創高中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