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。人無信不立的古訓,也令眾多身體力行者受益終生。為進一步加強社會公德、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,引導全體公民以誠待人、以信立身,在全市上下形成誠信為本、操守為重的良好社會風尚,近日,我市開展了“爭做誠信公民、爭創誠信單位,樹典型、樹形象”活動。這讓我開始琢磨誠信的含義。
學會誠信,走向成熟。每當踏著青春的步伐走向今天,展望明天,回顧昨天,感悟生活的每一個細節,那里有風雨路上的堅強、自信、執著、還有那種永不放棄的信念。而最最重要的,那就是誠信。它像一面鏡子,照亮了前行的路,又像一塊基石,為我的人生之路鋪下厚實的通道。“誠實守信”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歷史精魂,用“誠信”揚中國之春風,以“誠信”顯民族之氣勢。學會誠信,走向人生的精彩和快樂;學會誠信,走向成熟,走向成功。
人,以誠為本,以信為天。社會需要誠信,我們少年兒童更需要誠信.
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中,流傳著無數感人的美德故事。他們追求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的道德境界,他們恪守誠信,與人為善……今天,我們重溫我們優秀的道德文化傳統,并在這豐富的道德資源中,汲取到中華民族騰飛的持久動力。身披一襲燦爛,心系一份執著,帶著誠信上路,將踏出一路風光。俗話說:“人無信不立,國無信不國。”沒有誠信的個人是社會的危險品,沒有誠信的民族是民族的悲哀。誠信,是中國古代社會人際關系的精神紐帶,也是人際關系的最高原則,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。翻開中華民族五千年厚重的文明史就會發現,中華民族歷來都把“誠信”作為一種美德,一種修養,一種文明,人人追而求之,歌而頌之。誠信的故事俯拾即是。商鞅立木取信,獲得百姓信任,從而推行了新法;臾駢不負信,獲得世人尊敬;季扎掛劍了卻徐國國君的心愿,傳為千古佳話。同時,我們也看到,商紂失誠信,加速了國家的滅亡;楚懷王失信,不但忘了國,還使一代賢臣飲恨汨羅江……故我們不但看過謳歌誠實鞭打無信的故事,我們還傳頌著“寧可窮而有志,不可富而無信”之類的民間諺語。不難理解,誠信是人們立身、修德、處事的根本。擁有誠信,一根小小的火柴,可以燃亮一片心空;擁有誠信,一片小小的綠葉,可以傾倒一個季節;擁有誠信,一朵小小的浪花,可以飛濺起整個海洋。相信誠信的力量,它可以點石成金,觸木為玉。
最近,兩則新聞引起社會關注:一則是“假鴨血”事件,當事人是稻香村和北京第五肉聯廠。有消費者稱,連稻香村這樣的老字號都存在食品安全問題,我們還能相信誰?一則是“油條哥”劉洪安,他承諾:本店油條用油每天都是新油。有網友評論:“‘油條哥’用誠信與良知經營著收入并不多的攤位,值得學習。”
自古以來,我們的祖先就有“人無信而不立”的說法,何以如今各類誠信問題層出不窮?
誠實守信,是道德的基礎,炎黃子孫,中華兒女,從小受傳統美德光芒熏陶而長大的我們,更應該遵守誠信,這也是我們做人的基礎。
作文點評:
到底是高中生啊,論述很不錯.
古代故事的引用論證不錯。
升華那?
上一篇:王夢科《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》敘事高中作文
下一篇:趙旆瑋《俠路,亦吾路》原創高中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