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而不同
孔子曰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一個西方寓言對此作了闡釋:“一群身上長刺的豪豬聚在一起過冬,離得太遠會失去溫暖,挨的太近彼此的刺又會扎著對方,只有在不相互傷害的前提下互相趨近,才既能保持群體的溫度,又避免相互刺傷。”而這個合適的距離,其實說的正是一種和而不同的境界。
一九五三年的萬隆會議上,新中國遭到了某些國家的懷疑與敵視。面對眾多同為第三世界國家的疑慮和他們對于共產主義的擔心,周總理提出了后來聞名世界的,各國紛紛效仿的“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”,注視中國的目光一下就變得溫和而友好。而在周總理身后為支撐的,正式兩千年前孔子的那句:“和而不同”。
和而不同意味著求同存異,精誠合作。也許會有人說:“‘道不同,不相與謀’,人們的出發點不同,生活閱歷不同,對生活的理解也不同,怎么可能有合作的基礎呢?”但是,電視劇《亮劍》中的李云龍和楚云飛卻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和而不同、精誠合作的典例:他們一個是自學成才的“泥腿子”,一個是國民黨黃埔軍校的高材生;一個信仰馬克思主義,一個以三民主義為原則;一個為社會主義而奮斗,一個為資產階級民主共和而努力。但是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,兩位英雄個率領部隊密切合作,共同打擊進犯的日寇,譜寫了一曲曲抗日救亡的凱歌。即便是在內戰期間,兩人雖各為其主,都不幸被對方打傷,卻依然彼此惦念。正所謂“英雄惜英雄”,同樣為改變中國現狀而奮斗的共同信念,使兩人結下了跨越階級的革命友誼。
當今世界,全球化的浪潮已經無可逆轉,各種不同文化,不同信仰,不同價值觀之間的沖突頗有愈演愈烈之勢。因此有人斷言:未來世界的主要沖突將是文化上的沖突。那么究竟怎樣才是一條正確之路呢?或許江澤民在訪美時的一段話會給予我們一些指點。他說:“兩千多年前,中國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“君子和而不同”的思想。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,不同而又不相互沖突。和諧以共生共長,不同以相輔相成。和而不同,是社會事物和社會關系發展的一條重要規律,也是人們處世行事應該遵循的準則,是人類各種文明協調發展的真諦。”
所以,時至今日,小到人與人之間的親疏遠近,大到民族文化的和諧發展,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對于現代人依然有著清晰的指導意義。讓我們堅持和而不同的思想,促進人與人、人與自然、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,為建立一個和諧多元的世界、和諧多元的社會而不懈努力。
上一篇:張少俊《和而不同》議論高中作文
下一篇:耿瑞婷《和而不同》議論高中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