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腐朽為神奇,當以實踐助力
何以化腐朽為神奇?單靠嘴上功夫了得即可?別逗了,正如荀況所言,“不聞不若聞之,聞之不若見之,見之不若知之,知之不若行之?!迸c其夸夸其談,為荒蕪花圃修整方案各抒己見,爭論不休,不如一人一半花圃辛勤耕耘用實際效果證明自己來得實在。
趙括紙上談兵,論兵法策略,其父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,每每敗在他嘴下。按理他上戰場應大放異彩,然其父臨終遺言“趙括千萬不可率兵打仗”發人深思。何出此言?“理論脫離實踐是最大的不幸。”只會夸夸其談,照著兵書用兵的趙括,中了秦國大將白起的妙計,最后身敗名裂。豈不正應了此理?戰場之上,情勢千變萬化,豈是飽讀兵書可應對的?修整花圃亦是此理,縱使計劃再完美又如何?一環扣一環,一步錯滿盤皆輸,要從頭來過嗎?計劃趕不上變化,與其在此地爭論不休,不如朝一條路走到底。不如此,這大片荒蕪之地,何以花草遍地,蜂縈蝶繞?
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?!笔俏覀兌炷茉數囊痪湓挵?。宋代時禪風盛行,人們主張在學習時脫離實際,參禪悟道,詩人吳可就認為“竹榻蒲團不記年”,就是要人們不接觸實際,靜心思慮,“兩耳不聞窗外事,一心只讀圣賢書。”用此法學習,即使“自家了得”了,也不過是掌握了一些書本教條。同時代的陸游則反對此風氣,以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。”來教育兒子。正如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?!睅讉€人為證明自己方案的正確性,傾盡畢生所學從早辯論到晚,豈不可笑?想證明自己正確是嗎?那就去做,去實踐,用最后的百花爭艷,百鳥爭鳴,證明自己多正確。不付出行動,一切都是妄想。
美國總統林肯發表了《解放黑奴宣言》,一位記者采訪他時說:“上兩屆總統都曾經想過廢除黑奴制,宣言也早在他們那時起草好了,可一直未簽署,為何?”林肯說:“如果他們知道拿起筆需要的僅是一點勇氣,我想他們一定非常懊喪?!笨?,一個宣言,早起草好了卻未付諸行動去發表,起草的再完美又如何呢?修整花圃計劃再好,不付諸行動又如何呢?
何以化腐朽為神奇,化荒蕪滿園為鮮花遍地?當以實踐助力,不負韶華。
上一篇:連菲《化了嗎?》繪景高中作文
下一篇:李帥《華為能停過難關嗎?》議論高中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