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三國魏)曹操《觀滄海》詠[天津]·碣石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
(三國魏)曹操
東臨碣石①,以觀滄海②。
水河澹澹③,山島竦峙④。
樹木叢生, 百草豐茂。
秋風蕭瑟, 洪波涌起。
日月之行, 若出其中;
星漢燦爛⑤,若出其里。
幸甚至哉, 歌以詠志⑥。
【題解】碣石山,在昌黎縣北,東距渤海15公里。主峰仙臺頂海拔695米,為古今觀海勝地。游人登碣石山頂,如身臨霄漢,舉目環(huán)顧,長城、灤河、渤海、北戴河海濱、秦皇島、昌黎城盡入眼底。此詩是曹操《步出夏門行》 (共四章)的第一章,氣勢雄渾,動靜傳神,歷來傳誦。
【作者】
曹操(155—220),字孟德,譙(今安徽亳縣)人。漢末官至丞相,封魏王,死后其子曹丕稱帝,追尊為魏武帝。以文學著稱,原有作品30卷,現(xiàn)有《曹操集》行世。
【注釋】
①東臨:此詩為作者率兵東征烏桓經過碣石山所作,故云“東臨”。②滄海:大海。海水色蒼,故稱。③澹澹:水波搖蕩貌。④竦:同“聳”。峙:挺立。⑤星漢:天上銀河。⑥“幸甚”兩句,是合樂時所加,跟正文沒有什么關系。
上一篇:(明)黃洪憲《山海關》詠天津山海關詩詞
下一篇:(唐)劉叉《愛碣石山》詠天津碣石山詩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