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明)黃襄《十三山》詠[遼寧]·十三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
(明)黃襄
怪石形如削, 崚嶒勢轉雄①。
洞深常帶雨, 巖曲遠含風。
睥睨一相似②, 嵯峨各不同。
自能寬眼界, 何用躡崆峒③?
【題解】十三山在錦縣縣城東。有峰巒十三,形如屏風。山勢嵯峨,林木郁茂。山上有水潭一眼,山下有金牛洞。此詩描繪十三山的自然風光。
【作者】
黃襄,字國著,號龍源,明南安(今屬福建)人,曾為御史,按察遼西及真定等地。
【注釋】
①崚嶒(leng ceng):高峻突兀貌。②睥睨:側目看。一相似:猶差不多。③躡:追蹤。崆峒:山名。以崆峒名山者頗多。最著名的為甘肅平涼縣城西崆峒山。其山海拔2100米,涇河環繞。山勢雄峻秀麗,琳宮梵剎遍于諸峰,為國內游覽勝地。
上一篇:(清)劉春烺《沈陽雜詠二首》詠遼寧沈陽詩詞
下一篇:(金)蔡珪《醫巫閭山》詠遼寧醫巫閭山詩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