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南朝宋)謝靈運《人彭蠡湖口》詠[江西]·鄱陽湖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
(南朝宋)謝靈運
客游倦水宿①,風潮難具論②。
洲島驟回合③,圻岸屢崩奔④。
乘月聽哀狖⑤,浥露馥芳蓀⑥。
春晚綠野秀, 崖高白云屯。
千念集日夜, 萬感盈朝昏⑦。
攀崖照石鏡⑧,牽葉入松門⑨。
三江事多往⑩,九派理空存(11)。
靈物郄珍怪(12),異人秘精魂(13)。
金膏滅明光(14),水碧綴流溫(15)。
徒作千里曲(16),弦絕念彌敦(17)。
【題解】鄱陽湖古稱彭蠡、彭澤、彭湖,在江西北部,為贛江、修水、鄱江、信江等河的總匯。分南北兩湖,面積為3976平方公里,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。湖面煙波浩渺,碧連天際,雄渾壯闊。泛舟西眺,廬山林海茫茫,巉崖蔽天;湖光山色,氣象萬千,蔚為壯觀。此詩寫作者游覽彭蠡湖口時情景。詩中寫情狀景細致入微,生動地再現了自然之美,篇末則流露出對“天地閉,賢人隱”的感慨。
【作者】
謝靈運,南朝宋時詩人,生平見前浙江《登江中孤嶼》詩。
【注釋】
①客:作者自謂。水宿:指住在船上。②具論:一一盡說。③洲島:水中的陸地。聚回合:謂江流遇到洲島即分流繞過,然后又匯合在一起。驟,多次。④圻(qi)岸:曲岸。崩奔:倒塌。⑤哀狖(you):猿猴的哀啼聲。狖,猿類。⑥浥(yi):濕。馥:香氣。蓀(sun):一種香草。這句說,露水沾濕香草,發出香氣。⑦盈:充滿。⑧石鏡:據《水經注》云:廬山東面有一圓石,明凈如鏡,能照見人影。⑨牽葉:指撥開擋路的樹枝。松門:山名,在江西都昌縣南,靠近鄱陽湖入江口處。⑩三江:傳說長江流過鄱陽湖后分三道,稱三江。傳說夏禹曾經疏通三江。此句說,關于大禹疏通三江的傳說已成為往事了。九派:九條支流。據說長江流到潯陽(今九江)分為九條支流。此句說,關于江分九派的道理,只能空存其說了。靈物:指江湖中的靈異動物,如蛟龍之類。郄,同“吝”,吝惜。此句說,靈怪神異惜其珍怪之相,不肯出現。異人:神異之人。秘:閉。金膏:傳說河神擁有的仙藥。此句說,金膏熄滅了明光,因而無法尋到它。水碧:傳說可以使水變溫的寶玉。綴,一作“輟”,停止。此句說,水碧消失,因而流水也不溫了。徒作:空作。千里曲:即《千里別鶴》曲。據傳商陵牧子娶妻五年無子,父兄要他改娶,他就彈琴詠《別鶴操》以抒發不滿。弦絕:曲終。敦:厚。以上兩句說,原想借奏曲消解憂慮,但曲終之后憂慮更深厚了。
上一篇:(清)張衍懿《度梅嶺》詠江西大庾嶺詩詞
下一篇:(唐)李白《下潯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》詠江西鄱陽湖詩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