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唐)陸龜蒙《和襲美泰伯廟》詠[江蘇]·泰伯廟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
(唐)陸龜蒙
故國城荒德未荒①,年年椒奠濕中堂②。
邇來父子爭天下③,不信人間有讓王④。
【題解】
泰伯廟又名至德寺,俗稱讓王廟,在無錫縣伯瀆河畔梅村。泰伯是周太王古公亶父長子,商朝末年,讓位于三弟季歷,偕二弟仲雍避地江南,建國號勾吳,是為吳國始祖。此地相傳原為泰伯故宅,泰伯死后改為祠廟。此詩用借古諷今手法,借泰伯主動讓出王位的歷史,諷刺中唐以來帝王與權臣的傾軋紛爭。襲美,晚唐詩人皮日休,字襲美,與作者多唱和,此詩即陸和皮詩。皮原詩是:“一廟爭祠兩讓君,幾千年后轉清氛。當時盡解稱高義,誰敢教他莽卓聞。”
【作者】
陸龜蒙,唐代文學家。字魯望,吳縣(今屬江蘇)人。少通經善文,咸通中舉進士不第,遂不復再試,后隱居松江甫里,自號江湖散人、甫里先生,又號天隨子,雖躬耕勤勞,亦不免時遭饑寒。嗜茶好酒,不喜與流俗交,惟好放扁舟泛于太湖,卒于唐僖宗中和元年(881)。詩文并擅,小品文甚佳,詩與皮日休齊名,人稱“皮陸”,曾與皮日休唱和300余首,編為《松陵集》,其余著述頗多,明人葉茵輯為《甫里先生集》。
【注釋】
①故國:指泰伯創建的勾吳國。德未荒:猶言品德遺風,千古不廢。②椒奠:指以椒酒灑地祭奠泰伯。以椒花浸制而成的酒稱椒酒。中堂:祠廟的正廳。③邇來:近來,指中晚唐時期。④讓王:指泰伯讓王的故事。
上一篇:(元)王冕《馬跡山梅花》詠江蘇馬跡山詩詞
下一篇:(明)華云《黿頭渚》詠江蘇黿頭渚詩詞